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歷史性時刻!海南自貿港12月18日封鎖 劍指「下一個香港」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海南島即將迎來歷史性時刻,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鎖將於今年 12 月 18 日正式啟動,這一日期恰逢歷史上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日,也就是改革開放的開篇,彰顯了國家對海南改革開放的殷切期望,有專家甚至看好北京有望將海南島打造成下一個香港。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歷史性時刻!海南自貿港12月18日封鎖 劍指「下一個香港」(圖:Shutterstock)

海南省委書記表示,各項封關準備工作已全面就緒,一系列重磅政策即將落地實施,這些政策有望徹底改變海南的發展軌跡,使其有望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封關後,海南將實施一系列突破性政策。在貿易方面,「一線」進口的「零關稅」商品稅目比例將由 21% 大幅提高至 74%,涉及 6600 個稅目,在人員往來方面,85 個國家的人員可免簽入境海南。在監管模式上,海南將採取「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的創新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封關後到海南出差、旅遊等不需要額外辦理證件,這與香港的自由港模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海南自貿港的建設規格之高、政策突破之大堪稱史無前例。從面積來看,海南全島 3.54 萬平方公里,遠超杜拜 (35 平方公里)、鹿特丹(319 平方公里) 和香港(1105 平方公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港。

在政策設計上,海南享有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以及數據安全有序流動自由便利。這些政策將為海南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稅收優惠是海南自貿港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封鎖後,註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並實質運作的企業 (負面清單產業除外),將享有 15% 的企業所得稅率,遠低於中國 25% 的標準稅率。

個人所得稅方面也推出重大優惠,對在海南累計居住滿 183 天的個人,其來自海南的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將按照 3%、10%、15% 三檔超額累進稅率徵收。這些稅收政策甚至比香港更具吸引力,並有望吸引大量企業和人才落腳海南。

在產業發展方面,海南自貿港將專注於培育四大主導產業:觀光業、現代化服務業、高新科技產業及熱帶特色高效率農業。

不同於香港以金融和轉口貿易為主的產業結構,海南更注重發展服務貿易和消費經濟,致力於打造「三區一中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這種差異化發展路徑既避免了與香港的同質化競爭,也充分發揮了海南的獨特優勢。

然而,海南要真正成為「下一個香港」仍面臨諸多挑戰。去年海南省 GDP 為 7935 億元,僅為香港約 2.9 兆元的四分之一左右,人均 GDP 差距更為明顯,僅香港的五分之一。此外,海南人口剛突破 1000 萬,人才儲備和產業基礎相對薄弱,這些因素都限制海南的快速發展。

從歷史經驗來看,海南自貿港建設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在當前全球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浪潮洶湧的背景下,中國選擇進一步擴大開放,海南自貿港正是這項策略的重要載體,正如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從小漁村蛻變成國際化大都市,海南也有望在國家戰略支持下實現跨越式發展。

展望未來,海南自貿港將聚焦數個方面實現突破;首先,透過制度創新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其次,利用稅收優勢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再次,憑藉區位優勢深化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最後,透過數位經濟發展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這些措施將共同推動海南朝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自由貿易港邁進。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的今天,海南自貿港的建設不僅關乎一省發展,更是中國應對國際情勢變化、推動更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關鍵措施。雖然前路充滿挑戰,但海南憑藉著獨特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完全有可能走出一條不同於香港但同樣精彩的發展道路,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標竿。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