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台積電神山退燒、聯發科權王再起!雙王接力撐大盤?

謝晨彥 (摩爾投顧)


近期觀察新台幣兌美元的走勢,可以發現其貶值幅度相對於日圓韓圜等其他亞幣來得小,表現相對亮眼。這似乎暗示著在關稅議題底定後,熱錢不再需要透過新台幣升值來展現其影響力。然而,這種表象之下仍有幾個關鍵因素值得投資人留意。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台積電神山退燒、聯發科權王再起!雙王接力撐大盤? (圖:shutterstock)

首先,台灣目前仍有鉅額的美元等待結匯。這筆龐大的資金,加上對聯準會降息時間點的預期,都可能成為新台幣未來升值的潛在壓力。特別是,若 9 月聯準會降息的機率大幅增加,出口商為了規避潛在的匯兌損失,很可能趕在第三季財報公布前進行結匯,這將引發新台幣的再一波升值。這個時間點預估落在 9 月,投資人需密切關注聯準會的決策。其次,台美之間關於關稅的最終數字至今仍未公開,這也為市場增添了不確定性。


進入下半年,台股面臨多重考驗。首先是八月初即將公布的七月營收數據。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七月營收的成長力道能否延續五、六月的強勁表現。若成長動能有所趨緩,將對市場情緒產生影響。其次,七、八月是台股的除息旺季,大量股票將進行除息。然而,這並非高股息 ETF 換股的旺季。高股息 ETF 要待股息入袋後,才能根據新的配息狀況,重新規劃其成分股的配息率,並吸引更多資金湧入。這個過程預計要到九月才能完整體現,屆時這些 ETF 才可能再次大舉買進股票。

此外,上半年台灣出口動能強勁,為台股帶來利多,但下半年能否維持同樣的動能,仍是未知數。雖然台積電法說會帶來利多,但下一次的利多何時出現,以及 AI 禁令何時解除等議題,都充滿不確定性。這些因素交織,使得整體大盤的動能面臨檢視。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持續強調「輕指數、重個股」的投資策略。

近期 Meta 大舉投資 AI 資料中心,以及台積電與 Marvell 合作搶攻 ASIC 市場,都顯示 AI 產業的需求仍在高速增長。同時,蘋果 iPhone 17 將於秋季發表,鴻海等供應鏈已啟動量產,也為相關個股帶來明確動能。這些都是投資人可以「重個股」的切入點,將資金導向這些不受整體市場情緒過度影響的區域。

聯發科(2454-TW)自 5 月起股價表現不佳,主因在於中國手機市場轉弱,手機晶片出貨動能放緩,加上新台幣升值壓抑營收表現。儘管如此,聯發科上半年營收優於預期,6 月營收更創下同期新高,顯示市占率穩健。近期股價強勢填息並回補「川普缺口」,市值重返台股亞軍。

市場期待聯發科未來成長動能來自 Smart Edge 業務,包括路由器、車用晶片與 AI 應用,預估 2025 年成長 15%。聯發科也與 Nvidia 等大廠合作,拓展 AI 與邊緣運算領域,長期潛力可期。不過短期因手機需求仍疲弱、Smart Edge 規模尚小,基本面仍難有明顯上修。市場關注點已轉向中長期的成長潛力。

特斯拉 (TSLA-US) 將於 7 月 23 日公布 Q2 財報,市場關注三大重點:一是獲利數據,預估 EPS 年減 15%、營收降 11%,交車量創歷來最大降幅;二是美國電動車稅額抵免將於 9 月結束,預期 Q3 出現搶購潮,但 Q4 恐急劇下滑,影響全年獲利約 12 億美元;三是 Robotaxi 與 AI 佈局,馬斯克將於年底舉辦新品發表會,外界期待 Roadster 與 AI 日亮相。特斯拉強打 AI 與自駕技術,採用純視覺感測策略,與 Nvidia 等競爭對手不同,強調簡約設計以促進學習與效率。摩根士丹利指出,特斯拉兼具科技與車廠雙重優勢,長期仍具潛力,但須克服監管與競爭挑戰。

可以到我的直播,來了解我對近期盤勢的看法

股怪教授每日直播,最專業及最有內容的節目,一定要收看呦!

每天都準備最即時的資料,要跟各位投資朋友分享。

並且【按讚 + 訂閱 + 分享】

你準備好,踏上菁英投資者的進化之路了嗎?

全台唯一、最具實戰含金量的【高階經理人專班】正式開放報名!課程分四大階段,從總經趨勢、技術與籌碼選股、財報解析、策略實戰,到產業深入研究與投資組合配置,每一階都由曾任外資、投信、自營商的資深操盤人親自授課,結合理論與市場第一線經驗,帶你親身參與法人級操作流程。

更難得的是,我們將有機會安排實地拜訪上市櫃公司、親赴法說會現場,讓你掌握第一手產業脈動,培養與法人同步的市場視野。

升級黑卡會員,更可享有「家族辦公室級」資產規劃諮詢,即使你手上的是千萬台幣,也能享有媲美億萬家族的專屬顧問服務,協助你用 ETF、全球配置,打造穩健又有爆發力的長線資產組合。

這是一場專屬精英的投資蛻變旅程,市場上前所未見。

趕快到我的 line 輸入” 接班人”,加入我們的行列。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