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輝達重返中國!專家:為中國AI晶片發展爭取關鍵時間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輝達 (NVDA-US) 上週在美國政府默許下重返中國市場,重新銷售其人工智慧(AI)晶片 H20。專家認為,此舉有望為中國爭取更多時間,發展自己的晶片。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輝達重返中國!專家:為中國AI晶片發展爭取關鍵時間。(圖:Shutterstock)

根據《CNBC》報導,專家表示,對美國而言,輝達的回歸可能有助於鞏固美國在全球。AI 領域的實力。對中國來說,它可以為其贏得時間,繼續走自己的道路,打造與輝達競爭的競爭對手,並跟上 AI 軟體發展的步伐。


Futurum 執行長紐曼(Daniel Newman)強調,美中在 AI 晶片上的關係呈現「互依共生」狀態,但目前中國仍更依賴美國技術。

對輝達而言,重新進入中國市場有助於挽回銷售損失、擴大市佔;但對美國政府而言,則是戰略手段之一。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我們希望中國持續使用美國的技術架構,因為他們仍仰賴這些技術。」

輝達能夠在 AI 晶片市場取得主導地位,不僅依賴硬體效能,更仰賴其專屬軟體平台 CUDA 所打造的開發生態系,成為開發者難以割捨的選擇。

Takshashila 研究機構副主任柯塔斯坦(Pranay Kotasthane)也指出,H20 重返中國市場不僅有助中國國產晶片項目獲得喘息空間,也讓美企如輝達得以維持營收、持續投入研發。

他強調:「限制最先進 AI 晶片出口可能合理,但若擴大限制範圍,反而失去戰略意義。」

輝達地位難撼動,中國晶片發展仍在追趕中

目前華為是中國 AI 晶片研發的領軍企業,儘管已有部分硬體投入市場,但在先進 AI 晶片領域仍難以與輝達抗衡。輝達產品重返中國,可能削弱本土新創項目的資金與動能。

DGA-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 合夥人崔若羅(Paul Triolo)指出,中國雖有意發展自主 AI 技術,但華為等本土軟體環境仍不成熟,開發者多半仍偏好使用輝達晶片與軟體平台。

Global X ETFs 研究總監德賽(Tejas Dessai)表示,中國未來的機會可能來自「推理晶片」市場。當市場對低成本、高效能處理器需求擴大時,中國大型科技公司可望透過定制晶片計畫搶占市場先機。

輝達 H20 遭封殺損失慘重,黃仁勳批評出口限制

今年初,美國政府以國安疑慮為由,禁止輝達 H20 晶片出口至中國。H20 原為符合限制規範而設計的降階版,但仍引發擔憂。

這項政策導致輝達帳上損失達 45 億美元。執行長黃仁勳批評出口限制,不僅對公司不利,更可能促進華為崛起、削弱美國在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

在產業壓力與企業遊說下,美國政府最終鬆綁出口管制,允許輝達重新銷售 H20 晶片至中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