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突解禁輝達H20晶片!專家警告:只是緩兵之計 中國必須打贏晶片「攻堅戰」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美國晶片政策調整引發全球關注,輝達 (NVDA-US)執行長黃仁勳上周六 (16 日) 身著唐裝亮相第三屆鏈博會,這是他年內第三次訪中,也是首次以中文發表演講。

這位晶片巨頭掌門人盛讚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稱「中國的供應鏈是一個奇蹟」,並特別指出「中國的開源 AI 是推動全球進步的催化劑」。這一表態正值美國政府批准輝達恢復向中國銷售 H20 晶片的關鍵時刻,為持續三個月的高端晶片出口管制帶來鬆動跡象。
就在黃仁勳登陸前一天,美國商務部正式放行 H20 晶片對華銷售。這款專為中國市場研發、峰值算力僅英偉達旗艦產品 H100 的 15% 的晶片,卻成為中美晶片博弈的最新焦點。回顧這場持續兩年的技術管制拉鋸戰,2023 年 10 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先進計算晶片設下「性能紅線」,將 H100 等熱門產品拒之門外。
今年 4 月,川普政府更將 H20 晶片列入「無限期許可」名單,導致輝達今年前 4 月損失逾 125 億美元,如今政策突然轉向,背後是中美經貿談判的微妙進展,距 8 月 12 日暫緩期截止僅剩三星期,雙方正為新一輪高層會談營造氛圍。
這場晶片解禁背後暗藏多重遊戲。超微半導體的 MI308 晶片同樣在申請解禁,而早在本月初,美國已取消對中國晶片設計軟體 (EDA) 的出口限制,三大國際巨頭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恢復對華服務。
但分析指出,中國客戶可能因地緣政治風險而轉向本土供應商,黃仁勳坦言美方管制激勵了中國企業自主開發,輝達市佔率已從四年前的 95% 腰斬至 50%。他特別稱讚華為在晶片設計等領域的突破,肯定中國開源 AI 的全球價值。
中美經貿關係正迎來關鍵窗口期。美國財長貝森特上周二 (15 日) 釋放正面訊號,表示談判進展良好,市場無須過度擔憂關稅期限。此前一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會見美國商會代表團,強調中美合則兩利,重申高水準對外開放政策。
據悉,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計畫 8 月率團訪華,與中方就貿易問題磋商。這種高層互動頻率在年內實屬罕見,折射出雙方穩定經貿關係的共同訴求。
資本市場已提前響應政策暖風。高盛維持對中國「增持」評級,將滬深 300 指數目標點位上調至 4600 點,聯博基金也指出 A 股估值吸引力凸顯,新發基金規模處於歷史低點,景順策略師亦觀察到科技板股漲勢已從 AI 領域擴展至電動車、機器人等賽道。外資普遍認為,若中美達成初步貿易共識,將顯著改善市場風險情緒。
但技術自主仍是中國的核心命題。儘管 H20 晶片解禁帶來短期市場空間,全球晶片競爭格局並未改變,黃仁勳發言恰恰印證了中國產業的崛起態勢,從被全面封鎖到如今迫使國際巨頭調整戰略,中國半導體產業在重壓下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這種趨勢在 EDA 領域尤其明顯,儘管國際供應商恢復服務,但中國客戶可能加速轉向本土方案,推動國產替代進程。
目前的中美晶片博弈呈現出「管制 - 反制 - 再平衡」的動態特徵。美國試圖透過精準管制遏制中國技術發展,卻意外加速了中國產業自主創新,中國則在堅持開放合作的同時,不斷提升核心技術能力。這種複雜互動折射出全球科技產業的新常態,科技民族主義與全球化浪潮的碰撞,最終可能催生更具韌性的產業生態。
隨著 8 月 12 日關稅截止日期臨近,中美經貿關係的走向將直接影響全球供應鏈穩定。晶片政策的鬆緊變化既是談判籌碼,也是產業風向球。在這場沒有贏家的博弈中,如何平衡國家安全與市場規律,將成為考驗中美兩國智慧的關鍵議題,而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突圍之路,也必將在這場世紀博弈中寫下新的篇章。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