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中國AI晶片產業迎生死時刻!輝達超微兩大巨頭重返市場 國產替代何去何從?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繼周二 (15 日) 輝達宣布對中國特供版 H20 算力晶片將恢復供應後,另一算力巨擘超微也宣布重啟向中國出口 MI308 晶片,輝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16 日) 在第三屆中國供應鏈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強調,輝達產品正為中國眾多創新企業和產品提供核心動力。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國AI晶片產業迎生死時刻!輝達超微兩大巨頭重返市場 國產替代何去何從?(圖:Shutterstock)

最新機構預測顯示,隨著輝達、超微恢復向中國市場供應算力晶片,中國客戶外購海外 AI 晶片的比例有望進一步上升,中國國產 GPU 概念股周三也集體走強,寒武紀上漲 4.9%,景嘉微、芯原股漲幅超 4%。


今年第三度訪中的黃仁勳在演講中指出,AI 技術正深刻改變科學研究、醫療健康、能源等多個行業,為騰訊微信、阿里巴巴淘寶、字節跳動抖音等中國標誌性平台提供底層支援,並驅動小米自駕車、智慧手機,百度搜尋及美團配送服務等領域。「中國擁有超過 150 萬名開發者,基於輝達平台將創新轉化為現實。」

黃仁勳特別提到,DeepSeek、阿里、騰訊、MiniMax、百度等企業的開源模型正成為全球 AI 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中國的開源生態已成為全球進步的催化劑,讓更多國家和產業有機會參與 AI 革命。

在應用場景拓展方面,黃仁勳透露,中國已開展數百個數位孿生研究項目,用於工廠設計與優化。透過輝達 Omniverse 平台,機器人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大規模、低成本訓練,模擬真實工作場景,提升現實世界中的操作安全性與協作效率。

黃仁勳還預測,AI 下一波浪潮將聚焦在物理世界理解,十年內可望出現能執行複雜任務的機器人系統,工廠將由軟體和 AI 協調機器人團隊完成生產。 

黃仁勳說:「AI 正引發新工業革命,中國供應鏈生態系統也將迎來新增長機遇。」

在博覽會現場,銀河通用、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加速進化、智平方等企業的機器人集體亮相,其中智平方自主研發的具身大模型 Alpha Brain 便基於輝達 GPU 進行訓練與算法

作為輝達生態合作夥伴,A 股上市公司奧比中光 - UW 與輝達達成多方面合作,推出的 Orbbec Perceptor Developer Kit 開發套裝軟體可跟輝達 Jetson AGX Orin 系統模組無縫集成,助力開發者更高效應對 3D 感知與電腦視覺演算法挑戰。

另一算力巨頭超微也釋放正向訊號,周二市場傳出超微將恢復 MI308 產品對中銷售消息,官方回應稱「已收到川普政府推進 MI308 出口許可證申請審核的通知,打算在獲批後恢復出貨」。

受美國出口管制影響,超微此前預估第二季收入將減少 8 億美元,全年收入影響約 15 億美元。

輝達高層 5 月也曾預估,對中禁售 H20 將導致兩季累計損失 135 億美元收入,並可能錯失高達 500 億美元的中國算力市場,但黃仁勳此次明確稱「美國政府已批准出口許可,我們將盡快向中國市場銷售 H20」。

隨著國際算力巨頭重返中國市場,中國客戶回補需求可望釋放。根據集邦諮詢研究報告,若美國允許輝達恢復 H20 賣到中國,政策轉折將帶動中國 AI 與雲端業者需求回補,H20 可望重新成為高階 AI 晶片市場主力,同步推高 HBM 需求。

根據測算,在輝達衝刺原定出貨目標背景下,中國 AI 市場外購輝達、超微等晶片比例有望從先前預估的 42% 成長至 49%。

對於放行 H20 等晶片的原因,美國財長貝森特受訪時指出,決策關鍵在於評估中國本土替代能力,若中國已具備等效替代品,輝達產品便可出口,以避免過度管制將全球客戶推向其他供應商。

黃仁勳說:「我們希望更先進的晶片進入中國,技術進步不會停滯。H20 雖基於當前 Hopper 架構,但未來輝達將持續推出更優技術。」

不過,中國在國家 AI 晶片政策支持下,本土晶片供應商份額可望從 2024 年的少於四成提升至 40%,與外購晶片比例趨於平衡。

產業鏈上,中國廠商使用國產 AI 晶片的意願持續增強。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業績說明會上強調,若國外高端算力徹底斷供,基於輝達的算力優勢將難以為繼,而科大訊飛堅持國產算力訓練雖付出額外成本,但在未來戰略競爭中有望轉化為優勢。此外,中國國產 AI 企業也加速資本化運作,摩爾線程、沐曦股份打算登陸科創板,海光資訊與中科曙光推進吸收合併。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