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川普關稅威脅再延期 專家:小國示好但「中國不會妥協」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根據《彭博》周二 (8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原定周三實施的全球關稅計畫再度延期,新期限訂為 8 月 1 日。儘管與印度、歐盟和台灣的貿易協議接近完成,但面對同時與全球各國談判的龐大工程,川普政府坦承人力不足。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川普政府同時與全球各國展開貿易談判,坦承難在90天期限內取得共識。(圖:Shutterstock)

4 月 2 日,川普在他所謂的「解放日」上宣告美國貿易將徹底翻轉,結束數十年來工人和企業遭「掠奪」的局面。他提出與貿易夥伴「對等」的強硬關稅政策,並自信滿滿地表示,透過大規模關稅措施,美國將成為「完全不同的國家」。


然而三個月後,這場貿易大變革比預期更困難、更緩慢。隨著原定的 90 天緩衝期逼近,僅有少數協議或協議框架準備宣布,川普政府也承認對時限過度樂觀。

談判戰線過長 人力不足

本週將關稅實施延至 8 月 1 日的決定,主要是川普想對仍有談判意願的經濟體進行最後一輪施壓,迫使對方做出更大讓步。

「這很像最後一次施壓」,曾任川普貿易顧問、現為 Akin Gump 合夥人的 Kelly Ann Shaw 表示。但延期也承認了更現實的問題:美國談判團隊人手明顯不足,無法同時與全球各國進行談判,並獲得川普預期的大量貿易讓步。

知情人士透露,與印度、歐盟和台灣的協議在本周之初幾乎完成,但任何重大突破都難以在周三前正式宣布。

Shaw 解釋,任何貿易談判的收尾階段都很混亂,而川普政府正同時與地球上每個國家進行談判。她預期協議將在未來三周內陸續達成,「隨著更多協議完成,許多關稅稅率將會下降。」

期限不是鐵板一塊

川普周一拒絕表示新期限不可更改:「我會說堅定但不是 100% 堅定。如果他們打電話說想用不同方式處理,我們會保持開放態度。」

白宮面臨的風險是,一再退讓和延遲將削弱川普迅速果斷的強人形象。川普曾多次自信宣布對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和歐盟實施關稅,後來又暫時停止或降低稅率。他公開對華爾街質疑其決心感到不滿,這些批評者戲稱這是「TACO 貿易」(意指:川普總是退縮)。

對於面臨川普關稅大棒威脅的國家,包括英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選擇了部分協議帶來的確定性,認為這勝過完全沒有協議的不確定性。到目前為止,這些國家也避免對美國進行報復。

政策的反覆讓美國進口商擔心家庭負擔。美國鞋類經銷商和零售商協會執行長 Matt Priest 表示:「雖然有幾周的緩解,但我們將繼續看到高關稅,這將推高消費者價格。我們需要了解完整遊戲規則,才能做出對業務至關重要的採購決策。」

中國成最大變數

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 (Karoline Leavitt) 周一為關稅政策辯護,表示各國不應將額外時間視為缺乏實施承諾。

8 月中,川普還面臨與北京的關鍵期限,屆時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可能回升至 145%。川普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 原本讚譽的協議框架,很快變成挫折來源,因為中國利用其在稀土方面的槓桿來主導關稅停戰的條件。

美國企業研究所中國專家 Derek Scissors 分析,川普享受虛張聲勢帶來的關注,也能從小國身上獲得足夠勝利來包裝政績。但面對中國這種做法完全行不通。

Scissors 指出,美國可以繼續與小國簽署零碎協議來拖延時間,這些國家為了避免麻煩願意對美國示好,「但中國不會妥協。」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