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存底創9年半新高 人行連8月增持黃金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最新數據,截至 6 月底,中國外匯存底達 33174 億美元,增加 322 億美元或 0.98%,連六月上升,並創九年半新高。此外,中國央行連續 8 個月增持黃金。

中國外匯存底衝高,主要得益於當月美元明顯調整帶來的正向估值效應。根據 LSEG workspace 數據,6 月美元明顯走弱推升以美元計的外儲規模。當月美元指數貶值 2.47%,而歐元、英鎊兌美元分別升值 3.87% 和升 2.04%,日元兌美元亦升 0.02%。另外當月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下降 19 基點 (BP),也對外匯存底規模帶來影響。
路透社推算,6 月匯率波動和債券殖利率變動,可能帶來約 330 億美元的正向估價效應。綜上估計,當月外匯存底因資本暫時外流,導致減少約 8 億美元。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聲明稿也指出,6 月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整體上漲;匯率折算及資產價格變動等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外匯存底規模上升。並稱,「我國經濟持續穩健成長,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有利於外匯存底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今年上半年,中國外匯存底已累計增加 1,150.7 億美元,已超過 2023 年全年外儲增加規模,2024 年中國外儲則下降 356 億美元。
中國央行同時公佈,6 月黃金儲備再增加 7 萬盎司至 7,390 萬盎司,已連續八個月增持;當月黃金儲備對應的美元價值也環比增加 9.4 億至 2429.3 億美元。不過整體來看,黃金在中國外匯存底所佔比例仍偏低。
先前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 (OMFIF) 發布的報告稱,隨著世界貿易的分裂和地緣政治動盪引發對金融流動的重新思考,全球數萬億美元央行儲備的託管者正考慮從美元轉向黃金、歐元和人民幣。
另外中國央行數據顯示,以 SDR 計值的 6 月外匯存底為 2,4144 億 SDR,較上月減少 71 億 SDR,上月增加 16 億 SDR,今年則累計減少 412 億 SDR。
中國央行自 2016 年 4 月 1 日起,除以美元公佈官方儲備資產外,增加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特別提款權(SDR)公佈相關數據,折算匯率來源於 IMF 網站。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