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逐步回穩!歐元區6月製造業PMI升近3年新高 但德法表現分歧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歐元區製造業景氣進一步回穩,標普全球 (S&P Global) 周二 (7/1) 發布的 6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終值升至 49.5,創 2022 年 8 月以來新高。雖然仍低於 50 的景氣榮枯線,但製造業生產指數已連續第四個月持續擴張,顯示景氣穩定復甦的跡象逐步增強。德國 PMI 終值升至 34 個月高點,法國則陷入收縮加劇的困境,歐元區整體呈現溫和復甦但國別分歧擴大。

新訂單止跌回穩 德國復甦動能明顯
6 月歐元區製造業 PMI 終值小幅升至 49.5,高於初值 49.4,5 月數據亦為 49.4。生產指數自 5 月的 51.5 回落至 50.8,為三個月低點,但仍處於擴張區間,反映企業持續提高產量,僅成長動能略有放緩。新訂單終於結束自 2021 年 5 月以來長達 37 個月的下滑,出口訂單也出現止跌跡象。
區域內表現分化顯著。德國製造業 PMI 上升至 49.0,創 34 個月新高。新訂單成長為 2022 年 3 月以來最強,推動德國製造商連續第四個月擴大生產,企業採購活動更創下三年來首度成長。儘管就業連續第 25 個月下滑,裁員速度略為加快,但廠商對未來一年產出前景的樂觀度升至三年來高點。
供應鏈方面,德國原物料交期進一步縮短,反映供應鏈壓力進一步緩解。投入成本則因美元走弱及競爭加劇而下滑,出廠價格亦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反映企業將節省成本回饋客戶。
除德國外,愛爾蘭、希臘、西班牙與荷蘭的製造業活動均有改善,其中荷蘭更創下 2024 年 5 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然而,奧地利、義大利與法國則持續惡化。
法國製造業陷困境 新訂單大幅萎縮
與德國形成對比,法國製造業 6 月 PMI 終值跌至 48.1,創下自 2 月以來最大跌幅,並已連續 29 個月處於萎縮狀態。新訂單急遽萎縮成為主因,為四個月來最快降幅,企業普遍反映國內外需求低迷,出口訂單也持續下滑。
產出方面,法國 6 月結束連續兩個月的成長,再度轉為下降,尤其汽車產業疲弱拖累整體表現。雖然在需求疲軟情況下,製造商仍連續第二個月小幅增聘人手,但就業成長趨勢明顯謹慎。
另一方面,儘管當前景氣不振,法國企業對未來一年生產前景信心已連續八個月改善,升至 2022 年 2 月以來高點。這股樂觀情緒主要來自對新訂單好轉的預期。不過,為爭取客戶,廠商持續下調售價,加上原物料與能源成本走高,6 月投入成本溫和上升,形成一定利潤壓力。
整體而言,歐元區製造業持續擺脫長期低迷,新訂單與出口訂單止跌,生產穩步成長,顯示景氣復甦動能正在逐步累積,但區內國家分化明顯,德國領漲、法國受抑的格局仍待觀察。
- 以伊衝突看懂局勢,掌握搶進關鍵>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