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員工僅46人!泰國椰子水公司IF將赴港上市 專家曝三大致命傷:輕資產神話恐破滅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員工僅46人!泰國椰子水公司IF將赴港上市 專家曝三大致命傷:輕資產神話恐破滅(圖取自溢福官微)

泰國椰子水品牌 IF 母公司 IFBH Limited 近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畫募資 10 億港元衝擊資本市場。這家僅 46 人的企業憑藉一款椰子水產品,已佔據中國 34% 市占率,發展軌跡反映出輕資產模式的商業奇蹟,也凸顯新興品牌面臨的成長隱憂。

IFBH 掌舵者彭薩克有著顯赫的商業基因。身為泰國紡織巨頭蘇旺集團創辦人之子,這位 45 歲的 IFBH 創辦人早年留學美國攻讀工商管理,深諳重資產營運的弊端。他在 2013 年創立 General Beverage 代工廠並孵化 IF 品牌,採取「生產外包 + 自主營運」的獨特模式,也就是代工廠既生產自家產品也為其他品牌代工,母公司專注品牌營銷與通路建設。


IFBH 靠著「三無架構」(無工廠、無庫存、無分支機構) 讓公司固定資產僅佔總資產 3.2%,46 人團隊中 20 人專攻行銷,人均創收超 2500 萬元。

此外,IF 椰子水的中國征途充滿策略智慧。2015 年首站香港即登頂銷售冠軍,2017 年進入中國市場後精準捕捉消費趨勢。面對初期高端定位遭受冷遇,品牌迅速轉向年輕化路線,2022 年靠著瑞幸「生椰拿鐵」的東風,透過聯名行銷、直播帶貨等方式搶佔健康飲品賽道。

招股書顯示,IFBH Limited 去年營收 11.6 億元中,92.4% 來自中國市場,椰子水品類貢獻 95.6% 營收,形成「單一市場 + 單一品類」的脆弱結構。

輕資產模式帶來爆發式成長的同時也暗藏危機。由於原料依賴泰國椰子供應,去年高溫導致減產使產品被迫漲價,價格優勢遭本土品牌每公升 9.9 元 (人民幣,下同) 自有產品衝擊。

招股書也顯示,募資將用於擴建泰國工廠、升級冷鏈物流及數位行銷系統。若成功上市,有望藉助資本力量建構原料基地、完善供應鏈體系,但面對元氣森林等新勢力入局,IFBH 能否打破「曇花一現」魔咒,仍須驗證其從行銷驅動向全產業鏈佈局的轉型能力。

更嚴峻的是遭競爭產品圍剿,瑞幸​​自建生椰原料基地,新茶飲品牌密集推出椰子系列,產業同質化競爭加劇。儘管 IFBH 透過外包將存貨週轉壓縮至 2 到 3 天,但品質管控風險始終存在,去年存貨損耗率較上年上升 1.2 個百分點。

資本市場的檢視更為嚴苛。儘管去年淨利年增 37%,但 IFBH 過度依賴代工模式導致毛利率較產業均值低 5 個百分點。

在椰子水領域從藍海駛向紅海的當下,IF 椰子水的故事既印證輕資產模式的威力,也警示過度依賴單一賽道的危險。

根據瑞銀 (UBS) 報告,IFBH 行銷費用率 14.8% 顯著高於農夫山泉等傳統品牌,更值得關注的是 IFBH 團隊中竟無中國成員,在地化營運能力面臨考驗。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