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政策紅利與制度優勢共振:港股「東升」引領全球資本新格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陸媒《財經》雜誌報導,曾經被戲稱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香港股市,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然經歷了戲劇性的轉變,成功重奪「全球募資冠軍」的寶座,開啟了新一輪的繁榮起點。這不僅終結了關於「遺址論」的討論,更彰顯了香港市場的強勁底氣與獨特優勢。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政策紅利與制度優勢共振:港股「東升」引領全球資本新格局(圖:shutterstock)

募資盛況空前

 2025 年上半年,港股 IPO(首次公開募股)募資金額飆升至逾千億港元,同比激增近 7 倍,時隔四年再度位居全球之首。其中,寧德時代於 5 月 20 日登陸港交所,募資高達 353 億港元,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的 IPO。此外,恆瑞醫藥、海天味業、三花智控等 A 股龍頭企業亦透過赴港二次上市,分別募資百億港元級別。

港交所的鑼聲接連不斷,6 月 IPO 數量達到 15 家,創下 2022 年底以來的新高。截至 6 月 30 日,上半年已完成 43 宗 IPO,募資額飆升 708.4%。不僅如此,今年上半年的募資額已超越港股 2022、2023、2024 年的全年總和,會計師事務所紛紛上調全年預測,顯示市場對下半年的持續火熱充滿信心。

二級市場同樣表現亮眼,港股恆生指數上半年漲幅達 20%,位居全球主要市場第三。年初在 DeepSeek 的帶動下,恆生科技指數最大漲幅曾達 40%。

儘管美國關稅政策曾帶來衝擊,但港股迅速修復失地,重回全球領先位置。新消費公司如老鋪黃金、泡泡瑪特成為市場風向標,股價表現驚人。港交所的日均交易量也曾創下新高,突破 6200 多億港元。市場回暖帶動打新熱情高漲,多隻熱門新股出現數千倍超額認購,蜜雪集團更以 1.8 兆港元凍資額成為「新一代凍資王」。這股熱潮也促使全球投行重新開啟對香港 IPO 市場的激烈競爭。

多重因素帶來港股繁榮

報導指出,港股 IPO 的繁榮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核心在於:

• 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24 年 4 月,中國證監會發佈新「國九條」後,隨即推出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明確支持大陸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強調,將深化市場開放,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穩步推進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納入港股通等措施。

此外,大陸 IPO 放緩、再融資收緊以及赴美上市風險增加,使得香港成為大陸企業上市融資的「最優選擇」。香港作為大陸企業對接全球資本的關鍵樞紐,有利於企業吸引外資並便捷換匯。

• 香港市場的制度優勢與改革:

香港擁有堅實的法治基礎、優秀人才與完善的基礎設施。港交所監管環境靈活,上市規則不斷優化,包括為符合條件的 A 股公司設立快速審批通道。近年來,港交所推出多項政策吸引新經濟公司,例如 2018 年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 18A 章,以及 2023 年允許未有收入、未有盈利「專精特新」科技公司上市的 18C 章。

2025 年 5 月,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推出「科企專線」,進一步便利特專科技公司申請上市。港交所也持續推動制度改革,如考慮取消惡劣天氣暫停交易、調整交易費率等,以提升市場參與者體驗。

• 全球資本流動的再平衡:

「南向資金」已成為港股市場最具確定性的「長期買家」,其資金佔香港市場總成交量的兩成,話語權與影響力不斷增加。2025 年上半年累計淨流入達 7311.93 億港元,已超過 2024 年全年淨流入的 90%。

國際長線資金亦呈現迴流趨勢。香港因兼具「中國屬性與國際規則適配性」,在全球「去風險」的背景下,成為資金的「安全港」。

高盛亞洲(除日本外)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王亞軍觀察到,經歷熊市後迴流的國際長線資金更加務實,偏好「能賺錢、賺錢路徑清晰、賺錢風險小」的企業。

儘管地緣政治影響仍在,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機遇與港股市場的關注度顯著提升。

投資偏好轉向

在資金偏好悄然轉向的背景下,港股市場增速突出的行業成為資金聚焦的核心領域。這些領域主要包括: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精益製造企業、具有品牌能力的消費企業,以及具有創新能力的醫療保健領域企業。

南向資金主要加倉互聯網、銀行、能源板塊,以及新消費、半導體和創新藥等高成長賽道的優質個股。創新藥板塊在過去幾年臥薪嚐膽後,已實現量變與質變,中國在研創新藥數量已超越美國居全球首位,吸引了大量資本關注。

挑戰與「長牛」之路 

港交所主席唐家成透露,目前仍有 190 家公司排隊等待上市,這龐大的待上市企業儲備,為港股下半年的持續火熱提供了有力支撐。陳翊庭亦表示,港股 IPO 排隊企業超過 160 家,其中不乏眾多行業龍頭明星公司,預計至少五家公司募資額將在 10 億美元以上,這成為港股今年冠絕全球的底氣。

然而,要從「復甦」走向「長牛」,香港仍面臨挑戰。香港證監會原主席梁定邦認為,香港的投資生態和科創氛圍還有待提升,目前上市企業仍以傳統行業居多。此外,國際資金的迴流水準雖有提升,但與歷史平均水準相比仍有較大空間。

港交所將持續推動互聯互通的拓展,將更多產品如人民幣櫃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納入其中,進一步便利跨境投融資。陳翊庭強調,港交所的根本目標是服務實體經濟,提供有力的融資平台,吸引國際資本,並持續完善「人、貨、場」生態體系,優化產品範圍和交易平台功能。

香港特首李家超指出,港交所在促進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方面正發揮關鍵作用,並強調香港要做好「內聯外通」,把握國家機遇和世界機遇,開拓新商機和新市場。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