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聯準會未來角色掀爭論 抗通膨策略走向轉捩點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聯準會未來角色掀爭論 抗通膨策略走向轉捩點 (圖:Reuters/TPG)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自葛林斯班到鮑爾,主導聯準會 (Fed)30 年的央行積極行動主義(central bank activism) 時代可能即將結束,接下來的 Fed 很可能採取更狹隘、更克制的政策,而其將扮演的角色正引發熱烈討論。

如今,Fed 用來解讀經濟數據和引導經濟的政策框架,正受到嚴格審視,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



積極行動主義是一種貨幣政策哲學,主張中央銀行應主動運用政策工具來引導經濟、對抗通膨或刺激成長,而不是僅僅維持通膨穩定或市場中立。

曾任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的布拉德 (James Bullard) 表示,在物價深具「黏性」的年代,傳統管理通膨的方法已經無法反映現實。這就像價格快速調整,但合約依然僵化,因此 Fed 的使命應該超越穩定通膨,確保資金是可預測的,足以支持這些合約。

布拉德在Fed官員任內時,立場鷹派。(圖:Reuters/TPG)
布拉德在 Fed 官員任內時,立場鷹派。(圖: Reuters/TPG)

布拉德目前是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丹尼爾斯商學院(Mitchell E. Daniels Jr. School of Business)院長。

曾任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現為哈佛大學教授的佛曼 (Jason Furman) 切入角度不同,他說 Fed 仰賴的是經常變動的經濟指標,讓大家經常陷入猜測,因此提議,Fed 應該改採更明確的架構。

有一些人主張,Fed 應該更偏重類似「泰勒法則」(Taylor’s Rule) 這類有明確基準的方法,而非針對即時經濟數據回應。

在 Fed 內部,有一派主張內部改革,例如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哈瑪克 (Beth Hammack) 就呼籲,應該檢視 Fed 利用資產負債表的方式,包括量化寬鬆 (QE) 和緊縮政策的長遠意義。

曾任同樣職務、目前是華頓商學院教授的梅斯特 (Loretta Mester),則認為政策決議的備忘錄用語過於簡潔,迫使投資人過度推敲鮑爾的一言一詞。

鮑爾本身是務實中間派,但歷史上卻把他定位為美國經濟的救火員,在 Covid-19 疫情期間把利率降到零,還大幅擴張資產負債表,終於讓市場冷靜下來。而在低估了早期的通膨訊號後,鮑爾啟動政策轉向,用數十年來最快的速度升息。

如今 Fed 在通膨方面已取得進展,物價漲幅緩和下來,但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又拋出震撼彈,威脅到 Fed 迫切想要達到的目標。

凱投宏觀 (Capital Economics) 分析師 Stephen Brown 警告,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漲幅可能在今年年底前提高到 3.5%,Apollo 首席經濟學家 Torsten Slok 也預測,可能出現類似「停滯性通膨」( stagflation)的環境,物價上漲、經濟成長下降,讓 Fed 政策空間受限。

鮑爾仍試圖讓經濟這架飛機安全著陸,但由於他的任期將在 2026 年 5 月屆滿,而川普最快可能在今秋就宣布下一任主席人選,讓 Fed 很難在機長換人之前就安全降落。

Fed 主席接班人

市場普遍預期,下一任 Fed 主席將是 Fed 前理事華許 (Kevin Warsh),他主張減少 Fed 負擔的角色,包括減少監管、縮小負債表等。這代表包括氣候變遷、不平等、金融穩定等更廣泛的目標,可能很快就會被擱置一旁,轉向更單一的焦點:控制通膨。

華許接班Fed主席呼聲高 (圖:Reuters/TPG)
華許接班 Fed 主席呼聲高 (圖: Reuters/TPG)

Fed 理事鮑曼 (Michelle Bowman) 是由川普指派的官員,也是 Fed 金融監理副主席的提名人,她也有類似的看法。她上台後可能採取比前任巴爾 (Michael Barr) 較為寬鬆的監管態度。

今夏公布新的政策框架

Fed 準備今夏公布新的政策框架,將是經過數個月內部討論的成果。但內部人士質疑這是否依然重要,因為等到 2026 年新的領導層上任、甚至委員會重組,新政策框架可能不會實施太久。

梅斯特認為,政策框架可能只會有微服的修改,可能對通膨目標採取更「對稱」的看法 (同等看待高標和低標的情況),以及改進經濟預測。

一些人則認為會有較大幅度的改變,曾任 Fed 經濟學家的 Andrew Levin 警告,Fed 缺少內部檢查和透明性,如果 Fed 要重訂政策架構,應該提升治理的透明性。

華許則認為,Fed 已經演變成影響力愈來愈大、高度依賴經濟數據的機構,會在危機時大膽干預並驅動經濟成長。而他打算挑戰這個模式。

佛曼說,美國已經走到「經濟的全新階段」,即使在川普宣布新關稅之前,通膨就已經走到高原期,佛曼甚至懷疑是否還會進一步下滑。現在,Fed 正設法在沒有明確方向的情況下前進。

Fed 可能會變成更加保守的面貌,有些人樂見其成,視之為重新聚焦,但也有些人擔心,一旦這些工具被去除,面對下一場金融危機時,Fed 可能心有餘力不足。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