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主席鮑爾示警:長期利率恐居高不下 供應衝擊成挑戰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周四 (15 日) 在華府發表事先準備的演講,指出隨著經濟環境變化及政策調整,未來長期利率可能維持較高水準,並警告全球經濟可能正進入供應衝擊更頻繁且持續的時期,這將對央行決策帶來挑戰。
不過,鮑爾此次演說未釋出新的即時政策訊號,市場普遍解讀為針對長期利率趨勢及政策框架調整的方向性說明。他強調,即使長期通膨預期大致符合 Fed 的 2% 目標,但過去近零利率的時代短期內不太可能重現,未來實質利率水準恐將維持在較高區間。
通膨波動恐加劇 供應衝擊成政策挑戰
鮑爾指出,全球經濟可能正進入一個供應衝擊更頻繁且持續的階段,這將增加通膨波動性,也使央行在穩定物價與促進就業之間的政策平衡更加困難。他提到,「更高的實質利率可能反映未來通膨波動性將高於 2010 年代的危機間隔時期」,而這種新環境將對貨幣政策帶來更大挑戰。
儘管鮑爾未直接提及川普近期提出的關稅政策,但他近來曾表示,高關稅可能放緩經濟成長並推高通膨。然而,這類影響的範圍與程度仍具高度不確定性,特別是在川普政府近期決定暫緩部分關稅措施 90 天進行談判的情況下。
政策框架檢討進行中 聚焦通膨與就業目標
鮑爾此次演說的另一重點是介紹 Fed 正在進行的政策框架檢討。這是自 2020 年以來的首次全面檢討,將重新評估「彈性平均通膨目標」(Flexible 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 及政策溝通策略。
鮑爾坦言,2020 年制定的框架是針對低利率、低通膨環境設計,隨著經濟環境劇變,現行框架已不完全適用。當年推出的平均通膨目標允許通膨在一段時間內高於 2%,以彌補過去長期低於目標的狀況。然而,隨後因疫情導致物價飆升,該政策迅速失去效果,迫使 Fed 採取史上最激進的升息行動之一。
目前檢討重點之一是重新評估政策文件中有關「短缺」(Shortfalls) 的表述,也就是在評估就業市場時,是否應僅關注失業率過高的情況,而不對過熱的勞動市場過度反應。此調整曾被外界批評為導致 Fed 對 2021 年通膨飆升反應過慢,不過鮑爾強調,當時認為通膨僅是「暫時性」(Transitory) 的判斷才是主要原因。
強化政策溝通 應對未來更多不確定性
鮑爾也提到,未來政策框架將特別強調強化溝通透明度,因應未來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他坦言,雖然市場和學術界普遍認為 Fed 的政策溝通有效,但在面對更大且頻繁的經濟衝擊時,仍有改進空間。他表示:「我們必須更清楚地傳達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未來會進一步強化這方面的溝通策略。」
至於檢討何時完成,鮑爾未給出具體時間表,但預期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市場普遍關注,他是否會如 2020 年般選擇在每年 8 月舉行的傑克森霍爾 (Jackson Hole) 央行年會上正式公布結果。
- 《Joe’s華爾街脈動》讀者意見募集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