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前執行長施密特警告:若延續現政策 美國恐在科技戰敗給中國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2025-04-21 12:55

美國政府一連串政策動作,從大幅削減聯邦科研預算、以打擊反猶太為由凍結大學經費,到無故撤銷國際學生簽證,在美國科研界掀起巨大震撼。Google(GOOGL-US) 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公開警告,若此趨勢持續,美國恐將在與中國的科技競爭中落於下風,甚至敗給中國。
施密特批川普政府「全面攻擊科學」
根據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施密特指出,川普政府的做法彷彿是對美國整體科研體系的攻擊。他強調:「如果只是對個別科學家有異議,那可以理解,但現在這看起來更像是針對整個美國科學界的瘋狂舉動。」
科研經費削減將損害美國未來
施密特呼籲大眾正視此一政策所造成的實質傷害,並指出中國正投入數兆美元發展科技,而美國卻選擇「胡搞亂搞」,不再支持創新發明的根本力量。他強調,美國應該支持那些將改變未來的人,而非剝奪他們的資源。
科技競爭策略需政府、高校與資本三方協作
施密特在「AI + 生物技術高峰會」(AI+Biotechnology Summit)中強調,美國在科學創新上的領先地位,是建立在政府、高校和資本之間長久以來的一種三方合作模式上的。政府出錢為科研提供基礎支持,大學負責進行研究和產出成果,風險投資人負責將研究成果商業化,政府再提供市場支持,但川普政府的政策正破壞這一傳統。
他以水力壓裂技術(fracking)為例,說明即使是讓美國實現了石油和天然氣獨立,並成為最大的油氣出口國的技術,也建立在這樣的合作架構之上。
川普政策加速人才外流與學術停滯
施密特表示,許多科技人才因不滿目前環境,選擇離開美國。他指出,美國多所大學因擔心聯邦資金被撤回,正停止招聘並削減研究經費,使學術發展停滯。
根據《自然》雜誌報導,美國多個科研機構如今連購買實驗基本耗材都成問題。包括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等機構,甚至也無法維持樣本分析和野外研究工作,科研人員也被迫從其他組別借調人力應急。
名校遭打壓,聯邦經費恐被凍結
川普政府已撤銷、凍結與審查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等七所名校的聯邦經費。此外,基於未能「保護學生免受反猶言論傷害」,另有 19 所高校也被警告,可能面臨同樣命運。
哥大服從壓力,哈佛堅持抗爭
哥倫比亞大學在面臨 4 億美元經費被撤的壓力下,已接受政府「整改」要求,包括禁止學生戴口罩並授權校警逮捕學生。相較之下,哈佛則選擇正面對抗,校長加伯(Alan Garber)明言該命令違憲,侵犯學術自由。
哈佛因拒絕配合,遭川普政府凍結 22 億美元撥款與 6000 萬美元合約。川普甚至在社群媒體上威脅,將剝奪哈佛的免稅地位,視其為政治實體課稅。
留學生受害,逾千人簽證遭撤銷
除了學校,川普的政策也波及留學生。根據媒體統計,自 3 月起已有逾 1100 名國際學生的簽證或合法身份被取消,有些人甚至只是參與挺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更多人則無任何理由就被除名。
4 月 18 日,逾百名受害留學生聯合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控訴美國政府未經警告即撤銷他們合法身份,要求恢復其學生地位並阻止類似政策繼續執行。
- 華爾街頂尖分析師專欄Joe’s華爾街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