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今年升息近無望 美9月PPI不振 通縮危機現

鉅亨網編譯林鼎為 綜合外電


市場經濟的簡單邏輯,即消費者若缺乏購買力,那公司訂價能力必受到衝擊。 (圖:AFP) 
消費者若缺乏購買力,那公司訂價能力必受到衝擊。 (圖:AFP)

媒體《CNBC》報導,美國週三 (14日) 公布 9 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指數月減 0.5%,創下 1 月以來最大跌幅。數據下跌的背後隱含一件更大的問題,也就是當政府冀望能藉由通膨成長帶動經濟發展,現實卻大相逕庭,反向通縮前進。儘管價格下跌通常對消費者有利,不過疲弱的收入也可能吞食掉這份好處。


除了萎靡的 PPI 之外,9 月份零售業銷售數據經季調後也僅增加 0.1%,遜於市場預估的 0.2%;若排除汽車、汽油與建料等項目不計,零售數據反而還下跌 0.1%。這也連帶影響 8 月份的數據,經修正後,8 月份零售銷售數據自原先增加 0.2% 下修至零。

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 (Wal-Mart) (WMT-US) 週三也提出警訊,稱疲弱的消費數據可能蔓延至整個財年,而這也讓股價在早盤重挫 9%,創下 15 年來最差的成績。

換句話說,聯準會 (Fed) 距離實現今年升息的預期已越來越遠。Stifel Fixed Income 的首席經濟學家 Lindsey Piegza 指出,消費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持續攀高,消費緊縮,因此儘管汽油價格降至多年來低點,也看不到蓬勃的消費熱潮。

對絕大部分勞工來說,薪資成長也持續低迷,年度時薪增幅僅 2.2%。新增就業數也放緩,第 3 季新增非農就業數與前季相比大減近 28%。這戳破了許多預期經濟欣欣向榮、市場發展與政策作為的美好理論。

Piegza 也指出,疲弱的經濟數據可能讓 Fed 再次按兵不動,等待通膨再現復甦跡象才升息;實際的做法除了維持極低利率,也要擴大寬鬆規模,以促進經濟成長。

通縮的陰影不僅打亂美國經濟脫離大蕭條的步調,實際上全球也好不到哪裡去。中國大陸 9 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環比僅增 0.1%,年增也只有 1.6%,日本與印度的躉售物價衰退的程度也高於預期,意味著這股經濟逆風已在全球蔓延。

美銀美林 (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針對美國經濟出現裂縫也做出回應,雙雙調降 GDP 與股市前景,分別將美國下半年 GDP 增幅自原先的 2.8% 降至 2.4%,也將年底 S&P 500 指數預估自 2100 點砍至 2000 點。凱投宏觀 (Capital Economics) 的美國首席經濟學家 Paul Ashworth 更將第 3 季 GDP 成長預估調降至 1.7%。

更糟的是,亞特蘭大聯儲 (Atlanta Fed) 預估第 3 季僅將成長 1%、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 週三也自原先預估的 1.5%,下調至 1%。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