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期貨2隊:多空爭奪,連棕震盪偏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多空爭奪,連棕震盪偏強 第一部分行情綜述 一、期貨行情綜述
8 月大商所棕櫚油期貨收盤價格整體上漲。月初,美豆因天氣影響其生長而大漲,國內油脂期貨市場大幅跟漲,隨後馬來棕櫚油出口環比持續上漲,且市場公布的7 月份棕櫚油產量意外下跌,繼續推動棕櫚油漲勢。現貨市場近期庫存處於緊張局勢,國內港口庫存處於近年高位,供不應求的局面也支撐棕櫚油期貨價格接連走高。但目前馬來棕櫚油處於增產周期,且美豆豐產預期日漸強烈,期價下滑擔憂持續,但低庫存及增長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利空作用。截至月底收盤,連盤主力合約收盤月均價在5380 元/噸,較上月漲338 元/噸,幅度6.70%。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呈現漲勢。截至8月28 日收盤在2514 令吉/噸,較上月28 日的2300 令吉/噸,上漲214 令吉/噸,漲幅9%。本月,馬來棕櫚油期貨市場上漲主要受到來自馬來棕櫚油自身基本面的利好支撐以及美豆油價格的大幅拉漲提振。雖然目前處於棕櫚油產出旺季,但因出口數據樂觀,對庫存增長的擔憂減輕。
8 月華東24 度棕櫚油價格震盪走高,受棕櫚油港口通關緩慢影響以及進口利潤倒掛壓制,近期國內棕櫚油市場交投氣氛相對清淡,市場整體成交量不大,現貨庫存緊張也加重油廠及貿易商挺價情緒。同時,馬來棕櫚油出口數據持續增長拉動油脂價格整體上行,至月末,華東地區油廠現貨庫存較低,多數交割9 月中旬之後期貨,市場價格小幅回落整理。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顯示,8 月華東地區國標24 度棕櫚油均價在5938 元/噸,較7 月上漲385 元/噸,漲幅6.93%。8 月底收盤價較月初上漲370 元/噸,漲幅6.49%。
8 月棕櫚油市場整體呈現震盪走高趨勢,月末價格略有回落整理。整體來看,月初受市場預期天氣炎熱將威脅美豆生長影響,國內油脂市場整體上行;且馬來棕櫚油出口環比持續大漲,雖然東南亞棕櫚油產量進入增產周期,但因國內港口通關慢,現貨庫存處於歷史低位,油廠及貿易商短期內挺價意向較高。直至月末,美豆豐產預期炒作強烈,油脂市場承壓小幅回落,加上棕櫚油市場因前期漲幅較大,但現貨少制約其成交,市場整體震盪調整,部分消化前期漲幅。截至月底收盤,天津地區月均價為5851 元/噸,環比上漲5.86%;張家港地區月均價5938 元/噸,環比上漲6.93%。日照地區、廣州地區現貨不多,報價稀少。
近期棕櫚油市場因素有:
1) 外盤及大連盤油脂期貨滯漲下跌,利空國內油脂市場
美國作物生長優良率數據強勁,美國農業部每周作物生長報告中公布稱,截至8月21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72%,與之前三周持平,為過去30年內的同期次高水平。職業農場主雜志Pro Farmer在8月最後一周對中西部地區進行實地考察,經過四天的巡視,預計今年美國大豆產量將達到40.93億蒲式耳,美國大豆單產預計為49.3蒲式耳/英畝,高於美國農業部預測。加上天氣前景看起來對大豆作物晚期生長更加有利。氣象預報顯示,未來15天中部和西部可能出現降雨,令美豆承壓。
2) 國內需求清淡,施壓於棕櫚油市場,後期環比回升但料幅度有限
雖然國內油脂進入備貨期,但目前棕櫚油需求並沒有看到復蘇跡象,相反整體走貨情況極不樂觀,因為近期棕櫚油價格大幅拉升,而豆油漲幅落後於棕櫚油,當前豆棕現貨價差處在178元/噸的低位,遠差於去年同期水平,如此不合理價差嚴重抑制了棕櫚油需求,近期港口棕櫚油市場基本有價無市,成交極為慘淡。8月最後一周國內棕櫚油總成交量僅3500噸。隨着市場價格調整,國內需求時增時減,不過總體仍持弱勢,近期國內豆油雙節的小包裝備貨行情尚未啟動。時間距離節日逐漸臨近,預計會令需求後期環比會回升,但料幅度有限,且主要以豆油為主。
中國燃油出口大增以及伊拉克和尼日利亞原有出口增加,均另原有市場供應過剩擔憂再度升溫,同時美國月末是有活躍鑽井數連續第八周增加,令投資者擔憂油價接近50美元關口激發了美國產油商的增產意願,而美國政府數據顯示原油庫存增幅超出預期,令早間伊朗可能同意凍產協議帶來的市場樂觀情緒一掃而空。此外,葉輪稱最近數月的形式令加息可能性增加,費希爾暗示9月可能加息並且今年可能加息兩次。二者均發出了最早可能在9月加息的信號,導致美元匯率大幅上升。以及美國國內對Mylan公司提高一款可挽救生命藥物售價行為額憤怒情緒持續發酵,導致醫療保健板塊普遍下挫、大盤承壓。
4)國內棕櫚油到港量上升,油脂整體庫存繼續呈上升走勢
國內棕櫚油到港量上升,油脂整體庫存呈止跌回升態勢。截止8月25日,全國港口棕櫚油庫存量30.28萬噸,環比增幅4.2%,同比降幅56.7%。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118萬噸,環比增幅為6.61%,同比增12.47%,但較2012年11月20日高點145.36萬噸降27.36萬噸降18.82%。據悉,國內8月份棕櫚油到港總量預估下調至45萬噸左右,其中24度約35萬噸,工棕8-10萬噸。至目前已經抵港近24.5萬噸,主要分布如下:華北8月份24度棕櫚油已到港7萬噸;華東8月份24度棕櫚油已到港7.5萬噸;華南(廣東、福建、廣西)8月份24度棕櫚油已到港10萬噸。上游供應方面來看,國內棕櫚油庫存止跌回升,豆油繼續呈上升趨勢,隨着港口棕油陸續到港,油脂庫存繼續呈增長之勢。
1) 進口棕櫚液油數據分析
2016 年7 月中國進口棕櫚液油22.39 萬噸,進口均價669.57 美元/噸。其中640-675 美元/噸占總進口量的62%;675-710 美元/噸之間占總進口量的26%;605-640 美元/噸之間占6%。進口量環比增加58.85%,進口量同比減少58.25%。累計進口量為147.87 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33.50%。7 月,我國進口棕櫚液油最多的關口是黃埔海關總量達6.65 萬噸,約占進口總量的30%。第二位為黃埔海關進口量為5.63 萬噸,約占進口總量的25%。第三位為南京海關,進口量為5.45 噸,約占進口總量的24%。7 月我國進口棕櫚油貨源中馬來所占比例較大,為11.96萬噸,占進口總量的53%。7 月我國進口棕櫚液油中一般貿易所占比例最大,在17.48 萬噸,占進口總量的78%。第二位為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為3.93 萬噸,占進口總量的18%。第三位為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為0.98 萬噸,占總進口量的4%。
2) 進口棕櫚硬脂數據分析
2016 年7 月中國進口棕櫚硬脂9.84 萬噸,進口均價659.84 美元/噸。其中640-675 美元/噸占總進口量的71%;605-640 美元/噸之間占總進口量的17%;710-745 美元/噸之間占7%。進口量環比增加13.79%,進口量同比減少46.05%。累計進口量為66.78 萬噸,累計進口量比去年同期減少30.77%。7 月,我國進口棕櫚硬脂最多的關口為南京海關總量達3.75 萬噸,約占進口總量的38%。第二位為杭州海關進口量為1.68 萬噸,約占進口總量13%。第三位為上海海關進口量在1.30 萬噸,占總進口量的13%。7 月我國進口棕櫚油貨源中印尼所占比例較大,為5.61萬噸,占進口總量的57%。第二位為馬來,為4.22 萬噸,占進口總量的43%。7 月我國進口棕櫚油中一般貿易所占比例最大,在8.67萬噸,占進口總量的88%。第二位為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為0.60 萬噸,占進口總量的6%。第三位進料加工貿易,為0.49 萬噸,占進口總量的5%。
8 月份豆油價格呈現先震盪上漲,後小幅回落走勢。國外方面,美豆因生長優良率較高以及天氣利好大豆生長,市場對其豐產預期強烈,但與此同時,美豆出口需求強勁,基本抵美豆豐產對國內豆油市場造成的利空影響。國內方面,隨着中秋節和國慶節前備貨的到來,下游需求增加,油廠供需格局發生改變,部分油廠甚至出現供應緊張現象,給豆油市場帶來上行動力,因此中上旬本月油價格整體呈現上漲走勢。到了8 月下旬,美豆產量增加幅度超出市場預期,甚至市場普遍預測今年美豆產量將會達到創紀錄新高,豆油受此利空的出現小幅回落。8月港口一級豆油均價為6269 元/噸,較上月均價上漲132 元/噸,漲幅為2.15%。
9 月份正式進入中秋節和國慶節雙節前備貨階段,下游需求增加,油廠供應目前已經出現偏緊現象,給豆油市場帶來利好提振。9 月份美豆到港量偏低,預計在580 萬噸附近,雖然油廠大豆供應充足,但市場會借此進行炒作,拉漲豆油價格。因此卓創預計,9 月份豆油價格有很大上漲可能。但美豆豐產格局已定,且產量可能超出市場預期,達到創紀錄新高,始終給豆類產品市場帶來阻力,因此9 月份豆油漲幅可能受到一定限制。船運調查機構ITS 公布的數據顯示,8 月1 日-25 日馬來出口棕櫚油1317234 噸,較7月同期的1004802 噸環比增長31%。
截至8月28日,全國主要港口棕櫚油庫存30.66萬噸,較之前以華東及兩廣區域降幅尤為顯著。進口利潤倒掛使得近期進口商采購棕櫚油量並不大,短期國內供應緊張局勢依舊難改。目前國內棕櫚油現貨供應依舊緊張,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市場消費心理,同時臨近中秋節和國慶節,下游加工廠備貨需求也將持續增長,整體來看,棕櫚油下游需求向好發展。
9 月份,東南亞棕櫚油進入產出最旺季(9 月-11 月),棕櫚油庫存增長的擔憂將在這段時間持續存在。但進入9 月份以後,中國地區對棕櫚油的消費能力仍然較強,對棕櫚油的采購量仍然較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利好馬來棕櫚油出口市場。但由於8 月份連續上漲,短期棕櫚油仍然會處於技術性調整階段。而至於拉尼娜是否會發生和是否會對棕櫚油市場產生影響,目前尚無確切消息公布,但在此之前,天氣因素依舊會是市場的炒作點。而國內棕櫚油也將迎來到港,國內庫存也存在上漲的壓力,但因目前庫存量較低,因此也將制約棕櫚油的下行。
渤海期貨 朱淵林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糧食戰線轉向南半球:亞洲為何捨美就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