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新季玉米逐步上市 玉米期貨維持弱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報告觀點:

目前玉米生產補貼的第一批資金正在發放,這意味着玉米收儲政策改革已在正常推進,而每周 800 萬噸的臨儲玉米投放,不僅緩解了目前青黃不接時的玉米現貨價格的緊缺程度,而且也將國家去庫存的決心表露出來。從對於新季玉米供需預估上來看,隨着新季玉米的逐步上市,玉米將呈現出供大於求。雖然 9 月 1 日開始重新啟動的玉米深加工出口退稅對深加工存在利好,但是具體出口狀況還需要跟蹤內外產品價差,養殖行業由於其自己的周期性,玉米的飼用需求在短期來看也難有明顯提振,整體來看,玉米現貨價格會隨着新季玉米的逐步上市而逐步走弱,玉米期貨也將呈現偏弱格局。



一、期貨市場綜述

8 月份,玉米期貨主力合約 1701 走出一個震盪行情,震盪區間為[1400,1500]。玉米期貨 1701

在 7 月份下跌 100 多點之後,在 8 月初就已經達到了 1450 的位置,由於 8 月份新季玉米進入了青黃不接的時候,現貨價格在這段時間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升。從玉米現貨價格的走勢圖上來看,除了主產區哈爾濱的玉米現貨價格出現了小幅回調以外,大連、青島和廣東港的玉米現貨價格都上漲了

20-90 元/噸不等。8 月份玉米現貨價和期貨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企穩。

二、基本面運行

1、補貼已開始發放,收儲難在

本月稍早,財政部網站發布玉米目標價格補貼公告,為支持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報經國務院批准,中央財政撥付第一批玉米生產者補貼資金 3003860 萬元,其中內蒙古自治區 662515 萬元,遼寧省 457788 萬元、吉林省 726306 萬元、黑龍江省 1157251 萬元。結合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8 月份市場供需報告中預測的播種面積估算,東北四省區第一批玉米生產者補貼折合每畝補貼 120-136 元之間,折合每噸當在 246-328 元之間。內蒙多地表示玉米生產者補貼將於 9 月底前發放到位,遼寧省玉米補貼預計在 10 月 31 日之前發放到位,黑龍江省玉米補貼預計在 11 月左右發放。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玉米補貼的政策已經開始逐步實施,這也意味着,今年收儲政策改革已經開始進行。

雖然玉米生產者對於玉米價格下跌也有一定的預期,但是從農業部 8 月份給出的報告中可以看

出,2016/17 年度玉米的產量仍然高達 2.17 億噸的水平,僅僅較去年下降 800 萬噸。雖然玉米的飼

用需求較上一年度增加 10%,工業需求也有所增加,但是從整體供需上來說,仍然是供大於求的,有

1038 萬噸的年度結余。報告中還將國內玉米主產區批發均價下調至 1500-1650 元/噸。 2、政策性糧源持續投放,緩解玉米階段性供給短缺

自 5 月 27 日玉米拍賣啟動以來,截止 8 月 26 日,2016 年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公開競拍投放的 14

批玉米,總成交量約 1584.37 萬噸,占計劃銷售總量 7474.01 萬噸的 21.2%,其中,超期儲存和蓆茓囤存儲國產玉米成交量 914.76 萬噸,進口玉米成交量 7.85 萬噸,分貸返還玉米成交量在 655.74 萬

噸。從拍賣的情況來看,5、6 月底,超期存儲玉米整體成交比較火爆,進入 7 月之後,成交開始變的冷清,8 月 23 日開始出現明顯回升,「分貸分還」臨儲玉米的拍賣也是從 7 月 14 日開始出現成交率下滑的情況,自 8 月 11 日起出現回升。

8 月份,國內玉米處於青黃不接的時段,玉米會出現階段性偏緊的情況,現貨價格也企穩回升,拍賣量出現反彈也是情理之中。目前玉米拍賣仍然以每周 800 萬噸的量來投放,考慮到 9 月份河南、安徽、新疆等地新季玉米上市量逐步增多,糧源供給將日漸寬裕,玉米現貨價格上漲的空間和時間都不會太多。 3、出口退稅重啟,利好深加工

8 月 19 日,經國務院批准,自 2016 年 9 月 1 日起,將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產品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恢復至 13%。據了解,2014 年我國玉米淀粉的產能達到 2575 萬噸,而中國淀粉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 年,玉米淀粉深加工行業僅用 56%的開工率就可以保證供應的充足。2016 年上半年,受玉米政策調整的影響和對於未來淀粉糖替代白糖的樂觀預期,玉米淀粉產能繼續擴張,據不完全統計,2016/2017 年度,中國將新增 300 萬噸玉米加工能力,也即是 200 多萬噸的玉米淀粉產能。其實 2015 年政府也對玉米淀粉實行了 13%的出口退稅政策,當年出口玉米淀粉 7.4 萬噸,較上年增長 30.9%,2016 年上半年,雖然沒有出口退稅政策的支持,玉米淀粉出口 4.7 噸,較上年同期增長

133%。我國淀粉出口最主要的是看中國玉米淀粉與東南亞木薯淀粉等競爭品的比較優勢,出口退稅的從新開啟無疑為出口增加了有利的砝碼。需要注意的是近幾年來我國玉米淀粉出口的峰值是 2008 年

的 40 萬噸,依然無法對抗我國的過剩產能。

從目前淀粉的盈利狀況來看,河北地區有 48 元/噸的盈利,河北基本持平,山東、遼寧分別虧損

56、102 元/噸,8 月 20-26 日國內玉米淀粉企業玉米加工量為 291090 噸,行業開機率為 55.44%,較上一周下跌 0.57%,開機率已經連續下跌 4 周,玉米淀粉供應量也有所縮減,隨着雙節臨近,淀粉出貨情況較好,從而導致本周玉米淀粉庫存繼續下降。據天下糧倉統計的情況來看,截止 8 月 31 周,玉米淀粉庫存為 48200 噸,較上周減少 32800 噸,降幅為 40.49%。 4、生豬存欄低迷,飼用需求提振仍需等待

今年 6 月份開始,受之前壓欄生豬的集中出欄和豬肉消費的季節性弱勢的影響,生豬價格持續下跌,7 月底開始才企穩。豬糧比同樣從 6 月份開始出現回調,從 6 月 3 日的 11.92 下跌至 7 月 8 日的

9.85 然後又回升至 8 月 26 日的 10.1。從最新公布的生豬存欄情況來看,7 月份生豬存欄 37596 萬頭,環比下跌 0.1%,能繁母豬存欄 3752 萬頭,環比下跌 0.2%。從存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的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均處於低位,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回升。養殖有其周期性,雖然利潤很好,但是想要存欄增加明顯仍然是需要時間的,因此,玉米的飼用需求提振仍然需要等待。

三、總結和建議 (作者:長江期貨潘鈺燭)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