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巴西為例聚焦未來全球互聯網治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年夏天,美國前國家安全域員工愛德華·斯諾登向外界透露,美國情報機構通過全球互聯網開展大規模的電子監控活動,竊聽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以及巴西總統迪奧馬·羅塞夫等外國領導人的電話。
斯諾登事件至今仍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廣泛的爭論。但無論是斯諾登的支援者還是反對者,都在一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即斯諾登的行為給國際關係帶來了一個全新焦點:外交政策和互聯網治理日益密切的關係。
本報告將探究過去和現在的互聯網治理問題。為理解未來將何去何從以及如何應對后斯諾登時代的到來,我們側重選擇聚焦了兩個被卷入互聯網治理問題中心的國家:美國和巴西。
美國方面
奧巴馬政府應在互聯網號碼分配局的過渡問題上立場明確。國會要敦促美國政府保持其對互聯網號碼分配局運作的監督職能。
美國政府還應阻止未來新一輪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議的召開。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只有在通過梳理(定期)國家間關係的前提下,才能在應對國際互聯網治理問題方面有所作為。
最後,美國政府應力主支援和鼓勵在全球多利益相關方會議上達成的共識,並且推動建立一個多邊機制來解決互聯網政策問題。
巴西方面
隨著改革的深入,互聯網號碼分配局的功能正從由美國主導的機構轉變為一個國際化組織和全球多利益相關方所支援的機構。這使得巴西能夠在全球互聯網治理和改革領域發揮更多作用。因此,它應該幫助互聯網號碼分配局完成職能上的轉變。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可以獨立承擔這些職責,並處理同美國政府簽訂的任何合同關係。
全球互聯網社群方面
盡管全球互聯網社群包括覆蓋面很廣的各方,但我們還是建議其幫助互聯網號碼分配局完成功能上的轉變並盡快使其變得國際化。因為這為維持技術操作多方模式治理的合法化提供了最好的機會。
然而,全球相關方並未能實現其應有的作用。其原因可能在於國際社會還需要為有關各方共同解決問題提供一個有機渠道。此組織需要以社會組織、私人團體還有各國的政府代表為首,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棘手的互聯網公共政策問題。
許多發展中國家可能認為摒棄文化政策的差異性來構建多邊組織是存在一定困難的。但如同美國和巴西最開始的那樣,通過設立巴西互聯網指導委員會來解決技術政策問題;通過設立巴西公民權利框架來解決互聯網政策問題;通過提供備選方案來升級全球互聯網以實現自由化、包容化和差異化。(來源: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站 | 作者:harold trinkunas 布魯金斯研究院高級研究員;ian wallace 國際高級研究員)
原文鏈接:
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reports/2015/07/internet-governance-brazil-us-trinkunas-wallace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