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亞冠出局+虧損9.5億 新金主崛起或將改變中超格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時間4月19日,2016賽季亞冠聯賽進入小組賽第五輪較量,身處H組的衛冕冠軍廣州恆大隊雖在客場2比0擊敗韓國浦項制鐵隊,但其出線希望依然渺茫。
盡管,這場比賽,恆大的表現十分出色,爭取到了理論上出線的機會。但是對於恆大的球迷來說,衛冕冠軍廣州恆大隊在今年亞冠的表現無疑是讓人失望的。
19日深夜,作為新三板掛牌公司的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發布了2015年度報告,該俱樂部全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3.8億元,虧損9.53億元,這一虧損數字創造了球隊歷史新高。
正如足球諺語說的那樣,「綠茵場上沒有永遠的王者。」作為當前中國足球最為吸引眼球、也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恆大依然難以盈利。即便難以盈利,中國足球卻有這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從90年代開始風靡的保健品足球,再到後來出現的煙酒足球、國企足球,以及地產足球,中國足球似乎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房地產企業人傻錢多?為何玩命燒錢拼足球
在甲A時期,萬達集團麾下的大連萬達隊創造的頂級聯賽三連冠的紀錄,頂級聯賽55場不敗的紀錄,至今仍是一串讓人高山仰止的數字。萬達集團作為地產公司,以其雄厚的財力,支持着大連足球的發展,萬達集團也借力大連萬達隊的輝煌戰績,漸漸從一個大連本地房地產企業,變成了全中國最有實力的地產企業之一。
1998年,面對「黑哨」,王健林沖冠一怒宣布告別中國足球。從此大連足球也告別了最輝煌的時段。2011年萬達集團再次回歸中國足壇,狠砸5個億讓中超的全稱變成「萬達廣場中超聯賽」。
房地產公司新一輪的足球燒錢運動始於2010年。綠城集團、恆大地產、富力地產先後入主杭州綠城、廣州恆大、廣州富力。房地產公司入主球隊後,開始重金引進國內優秀球員、引援國際球星和高水平的外國教練。
綠城集團入主杭州綠城的第一個賽季,便獲得第四名的好成績,躋身中超上游球隊。
廣州恆大,在進入中超的第一個賽季便一舉奪得聯賽冠軍。隨後的幾年,更是連續五次奪中超聯賽冠軍,兩次奪亞冠聯賽冠軍。
實際上,恆大五次中超冠軍和兩次亞冠冠軍的神話,引領了一波房地產企業跨界投資足球的熱情,也讓中國足球、中超聯賽得到了更多媒體和球迷的關注。而彼時剛好是房地產行業黃金十年的鼎盛時期,房地產公司積累了豐厚的財力,投身足球事業的房地產大佬們個個財大氣粗、大手筆投入,這一領域全然成了「高富帥」老板們宣示實力與地位的平台。
房地產黃金時期已過 新型產業殺入足壇或成潮流
在冠軍光環和政策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開始投資足球,開啟了民營企業進入足球的浪潮。2015年,以蘇寧和樂視為代表的新型產業開始進軍中國職業足球領域。
2015年12月,蘇寧集團正式宣布全面接手江蘇國信舜天足球俱樂部,「江蘇舜天(600287,股吧)」更名為「江蘇蘇寧」;2016年1月,樂視和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在2016年冬季轉會期,江蘇蘇寧總共花費9143萬歐元(約合6億7千萬人民幣),位列世界球隊之首。其中從頓涅茨克礦工挖來的特謝拉,成為冬窗「標王」。此外蘇寧還以 2800 萬歐元的轉會 費引進了切爾西中場多面手拉米雷斯。
江蘇蘇寧在轉會市場的豪情萬丈,也給球隊帶來了開門紅。截止4月20日,江蘇蘇寧以1分的優勢,力壓廣州恆大,領跑積分榜。
2016賽季,反觀杭州綠城和廣州富力,則均在出售自己的明星球員。
這與房地產行業已經過了黃金時期,資產負債率普遍偏高,經營活動現金流為負,不能花費大價錢去支撐球隊,有很大的關系。
廣州恆大作為亞洲強隊,雖然在亞冠小組賽瀕臨出局,但是球隊實力尚在。只不過讓許家印頭疼的可能是2015年恆大俱樂部接近10億的虧損,是選擇繼續聘用天價教練與球員,還是退而求其次,這真是個頭疼的問題。
新金主即將崛起 經濟產業變革或將改變中超格局
5年前,房地產土豪們的進入,迫使昔日的冠軍長春亞泰、山東魯能退居二線。而今天,新型產業的進入會不會改變中超的格局,挑戰廣州恆大的老大地位呢?
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與轉型,新興產業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會有更多有財力的新產業公司進入中超,這也將使中國足球聯賽變得更加激烈與精彩。
反過來,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也在見證中國經濟的發展與轉型。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