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8月上路!馬來西亞、南非等多國商品最高課40%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7 日) 透過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公布新一批關稅名單,預告將自 8 月 1 日起,對包括馬來西亞、哈薩克、南非、寮國與緬甸等多國商品加徵 25% 至 40% 不等的進口關稅。此舉被視為川普政府推動「對等關稅」計畫的新階段,進一步擴大貿易戰線,引發新興市場劇烈震盪。

川普同步發布的函文表示,「我們之間的關係,遺憾的是,遠遠談不上對等。」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 (Karoline Leavitt) 隨後證實,當天將有約 12 國收到總統親簽的通知函,未來數日還將有更多國家陸續被納入名單。
相較於先前已公布的日韓稅率,這次南非商品將遭課 30% 關稅,寮國與緬甸甚至高達 40%。川普並警告,若相關國家採取報復行動,美方將按「對等幅度」加碼反制。他也針對美國企業呼籲,若相關企業願意將製造設施遷至美國本土,不僅可免於關稅衝擊,且將獲快速審查流程支持。
南韓與日韓重申關稅細節 市場焦點轉向其他國家
針對先前已公布的日本與南韓 25% 稅率,川普再次強調若雙方未在談判截止前提出讓步,將依法落實課徵。目前這項延後執行的決定,也同步適用於所有面臨「對等關稅」的國家。利維特表示,原訂 7 月 9 日到期的緩衝期,將正式延長至 8 月 1 日,具體執行細節將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確定。
儘管白宮未明言歐盟是否列入此波制裁名單,但市場普遍預期歐盟將避免第一時間遭遇全面加徵稅率。不過川普已表明,若任何國家與金磚國家 (BRICS) 進一步靠攏,採取「反美政策」,美方將再額外加徵 10% 關稅。此一聲明導致新興市場貨幣重挫,南非幣美股周一盤中大跌 1.5%,美國掛牌的南韓與日系企業美股存託憑證 (ADR) 也同步走弱。
法律爭議與經濟風險升溫 關稅效應恐擴及通膨與企業規劃
川普此次加稅計畫再度挑動法律敏感神經。5 月 28 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曾裁定大多數關稅違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應予撤銷。但一日後聯邦上訴法院即暫時凍結該判決,使關稅政策得以延續至今。目前相關案件預計於 7 月 31 日正式開庭,若川普政府敗訴,司法部可能上訴至最高法院。
不過川普也已啟動另一項總統權力,透過《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對鋼鐵、鋁與汽車等產業祭出專屬稅率,未來若 IEEPA 路線遭否決,仍可藉由產業性課稅繼續推動相關政策。
分析指出,若所有對等關稅最終如期生效,美國平均進口關稅將自川普上任前的不到 3%,一舉攀升至 20%。有分析預估,此舉恐進一步推高美國通膨水準與企業營運成本,加重聯準會政策難度。
儘管川普聲稱關稅由外國承擔,但美國進口商實際面臨利潤壓縮、轉嫁消費者或重新議價等挑戰。美國零售聯盟副總裁戈德 (Jonathan Gold) 直言:「所有這些新收入,本質上就是對美國企業加稅。」
在此情勢下,標普 500 指數與那斯達克 100 指數周一盤中雙雙下挫,結束連日漲勢。科技股波動率指數攀升至近兩周高點,顯示市場正重新評估全球貿易與政策風險。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