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探投資週刊

先探投資週刊
製鞋股利空出盡了嗎?
製鞋廠主要生產基地關稅大致底定,不確定因素終結,業者坦言品牌廠可望積極恢復拉貨,下半年起製鞋廠營運有望倒吃甘蔗!
晶片聖杯 台積電 揭大而美法案助攻關鍵
隨著《大而美法案》過關,將半導體投資抵免提升至 35%,有助加速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在美設廠,在產能擴大之下,也將帶動廠務、設備、耗材等需求增加。
站對Q3行情風口 AI概念股 誰領漲?
輝達、微軟頻創歷史高價,聯準會九月後有望轉降息,川普關稅、匯損利空卻抑制台股,在這個充滿轉折與機會時期,台股投資人該如何布局?
企業瘋併購 擴張營運版圖
市場變化加劇,靠併購加速跨域整合,已成為搶占下一波成長曲線的關鍵武器;不少台廠近年亦透過收購切入新市場、補強產品線,加快擴張版圖。
關稅D-Day 豁免延長or加稅決戰?
進入關稅深水區,川普七月九日將公布新關稅,中、英兩國與美達成初步協議,台灣究竟是多少,市場屏息以待,若低於 15%,將有利台股補漲;一旦超過 20%,除 AI、台積電大聯盟、高毛利率及內需外,高稅率對各公司的獲利影響恐會更大。
韓國斗山集團 擦亮金字老招牌
擁有將近一三○年歷史的斗山集團,子公司在核電、氫能與發電設備拓展到海外,加上本身在電子材料的競爭力被看好,造就上半年股價表現凌厲。
AI教父指引下一個明星族群
隨著AI與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人形機器人成為下一個爆發性終端產品,新代、達明、盟英等台廠積極布局關鍵零組件,搶攻全球智慧製造商機。
AI神器BBU噴發 體積小、反應快、壽命長
當 AI 伺服器一機搭載上百顆 GPU、功耗飆破數萬瓦,穩定供電便成為運算效能能否持續的關鍵一環。在此趨勢下,體積小、反應快、壽命長、可直接裝在伺服器內部的 BBU,逐漸取代傳統 UPS,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
選對股當匯率戰贏家 台幣暴升的激情過後,利空出盡了?
以伊戰爭在美國介入後走向停火,股市重啟漲勢,雖然扛著第二季匯損的不確定性,不過台股在電子權值股力挺下,維持整理以上格局,持續聚焦於 AI 相關次產業。
詳解無人機產業霸主:大疆
無人機大戰早在十年前結束,這也是多年來各國政府無法限制大疆的主因,壓倒性技術、成本優勢、專利護城河,不是光靠去中化就能打敗!
供應鏈重塑 台企布局4大計畫
在全球地緣政治的影響下,台灣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持續增加,其中,以台積電為首的投資計畫,強化了在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並深化台美產業合作。
AI ASIC革命 挑戰Nvidia霸權
輝達晶片長期制霸AI伺服器市場,但由 Google、AWS、Meta 及微軟等國際巨頭所推動的自研晶片潮流,正一步步挑戰現有的市場格局。
贏家通吃 5大產業起漲不回頭
國際政治經濟及軍事動盪不斷,中東以伊戰事再起,不過台股近期股價創新高或重返歷史高峰者不少,將是強勢股中的強勢,包括半導體、網通、PCB、設備廠及製鞋類,都是值得注意的標的。
聚焦能填息的穩定高息股
逐漸進入除權息的傳統旺季,指標股為台積電,牽動AI相關股與供應鏈表現,另可留意低基期的績優高息股。
軸承產業喜迎新品牌訂單
傳聞蘋果首款摺疊 iPhone 進入量產設計準備中,而轉軸是摺疊產品成本最高的零組件之一,軸承產業喜迎新品牌加入,新日興將是後來居上的轉軸大贏家。
台幣升值潮來襲 揭開匯損與毛利率壓縮的內幕
新台幣升值至 29.46 元,對多數電子與外銷企業的財報恐有負面影響,不過在蔓延至經濟與消費之前,以內需為主的企業將不受影響,甚至還有正面助益。
輝積大軍重裝上陣 攻克22K操作法則
上市櫃五月營收十分亮眼,預計六月亦同;股東會及除權息旺季,且國際股市幾乎都站在年線之上,有利業績好的公司股價推升與填息,可注意工業電腦、AI 伺服器零組件及台積電大聯盟,高殖利率股則可攻可守。
世紀鋼集團營運多箭齊發
世紀風電將於下半年興櫃轉上市,集團營運逐漸開花結果,海內外擴產建立長期的護城河,未來的風險來自於開發商和投資市場的評價看法。
人形機器人 半導體成長新引擎
AI從虛擬世界跨入實體應用,人形機器人正式邁向量產元年,台廠憑藉先進製程、關鍵零組件優勢卡位這塊兆元大餅。
AI新寵兒 PCB、CCL強勢崛起
在 AI 伺服器升級潮中,CCL 與 PCB 不再只是配角,而是躍升為資金追捧的新寵兒。隨著輝達 GB200 量產、高階材料需求飆升,台灣 CCL、PCB 廠在技術、產能等優勢下,成功躋身供應鏈關鍵地位,成為這波 AI 浪潮中的贏家。
輝達財報解密 天使回歸或魔鬼現形?
輝達公告亮麗的財報,儘管營收與獲利全面超標,但股價反應偏向溫和,或許暗示著新一季財務預測細節裡,藏著不確定的變數,這變數是天使?還是魔鬼?
蛛絲馬跡挑趨勢股 兩組關鍵字AI趨勢&ETF換股
中美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協議,預期川普與習近平將進行直接對話,或有助於化解貿易僵局。台股於反彈後維持高檔震盪,盤面除了以 AI 產業向外擴散為主軸外,高股息 ETF 換股也是焦點。
先進IC測試的結構性質變
AI/HPC 晶片測試針腳數倍數增長,加上高壓、高電壓、高溫與更大的封裝尺寸,讓後段測試技術提升,台系供應鏈享地利之便,迎接市占與價格雙升行情。
台幣暴升 哪些個股可搶進?
台幣升值對產業影響呈兩極化,雖然出口為主的電子業衝擊大,內需、資產、營建股則因進口成本下降及資產價值上升,獲市場買盤關注。
邊緣AI從配角變主角 研華、融程電現身說法
在 AI 成為如同電力、網際網路的重要基礎設施、推動全球產業數位轉型之際,Computex 2025 見證「邊緣 AI」如何從技術突破走向產業落地。
鴻勁打造千億市值的秘密武器
AI、HPC 等先進製程晶片需求飛升,拉動設備供應鏈營運榮景,尤其終端測試需要加入溫控設備,鴻勁異軍突起成為全球半導體一級玩家不可或缺的設備商。
看漲?不盲漲!懂選股是關鍵
台幣升值壓力再起,對旅遊、大宗物資等內需有利;黃仁勳帶來 AI 伺服器大訂單,廠商如何降低匯兌損失各憑本事。台股進入股東會旺季,各公司說法值得留意。
台積電N2量產倒數計時 供應鏈將策馬奔騰
台積電二奈米效能及功耗皆顯著提升,客戶採用度高,有望成為台積電最暢銷製程。隨下半年量產在即,相關供應鏈正蓄勢待發,有望挹注營運表現。
亂市藏金礦!好公司貴也超值
對等關稅緩徵期,股市維持反彈格局,投資策略回歸企業營運基本面,搭配外資回補買盤,主軸為第一季財報與第二季展望。
航太產業穩增長十年無虞
航太產業技術門檻高,也不易有後進者,疫情過後雖仍持續面臨供應鏈瓶頸,但卻也將是台灣廠商轉大人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