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國際政經
據《彭博》報導,自 1990 年代以來,中國首次在出口季開始時,沒有購買任何美國黃豆,顯示北京再次利用農業作為與華盛頓進行貿易戰的籌碼。根據美國農業部截至 9 月 11 日的數據,新的銷售季已開始近兩周,但中國尚未預訂任何一批美國黃豆貨物,這是自 1999 年有紀錄以來的首次。
台股新聞
正瀚 (6534-TW) 今 (5) 日公告 8 月營收達 5988 萬元,年月雙成長,其中年增超過 8 成,寫歷年同期新高。正瀚指出,受惠國際大豆需求成長,南美洲種植面積增加,因此在將至的春季播種季節前,資材採購量翻倍,帶動正瀚 8 月營收大幅提升。
美股雷達
根據聯邦數據顯示,在川普總統的移民政策影響下,美國勞動力市場正經歷一場顯著的重塑。從 1 月到 7 月底,美國的移民勞工數量已減少了 120 萬人,這個數字包含了非法移民和合法居民。皮尤研究中心估計,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總數在 2023 年達到約 1400 萬人的高峰,但此後已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川普政府增加了遣返行動並減少了保護措施。
台股
針對美國對台灣產品實施的臨時性關稅,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11)日於記者會中說明,關稅稅率已從原先宣布的 32% 大幅調降至目前的 20% 臨時稅率,整體衝擊已減半。針對個別產業影響,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指出,包括農業、工具機及機械、手工具及水五金等最受衝擊,他強調,政府將針對這些高衝擊項目提供更多支持,並予勞工最大的保障。
美國總統川普自上台以來實施了一系列激進的關稅政策,目的之一是縮小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逆差。然而,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美國在農業方面的貿易逆差卻不斷擴大,這標誌著在川普發起的貿易戰影響下,美國農民長期主導全球農產品出口的地位正持續衰退。美國農業部 (USDA) 周四 (7 日) 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農產品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達到 28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 184 億美元大增約百億美元,凸顯美國農業長期以來的貿易優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台股新聞
正瀚 (6534-TW) 昨 (24) 日宣布,旗下新品內穩系統素與印尼經銷商 M2U 公司簽署年度 42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12 億元) 的經銷合約,董事長吳正邦看好,在此訂單挹注下,下半年可望擺脫現在淡季窘境,激勵正瀚今 (25) 日跳空漲停。
台股新聞
正瀚 (6534-TW) 今 (24) 日於亞洲生技大會發布新產品「內穩系統素」,同時,宣布與印尼經銷商 PT MAJU MAKMUR UTOMO 公司 (M2U) 簽署年度 42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12 億元) 的經銷合約。董事長吳正邦指出,全球農業對於內穩系統素需求暢旺,樂觀看下半年營運。
台灣政經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4)日在行政院會聽取國科會「晶片驅動產業創新再升級 - 生醫與農業領域推動成果」報告後表示, 「晶創台灣方案」是推動賴清德總統「人工智慧島」與「健康台灣」國政願景重要的關鍵基礎,透過晶片與 AI 關鍵技術,驅動產業創新及普惠應用,他並責成各部會以「台灣 + 1」的模式積極與世界鏈結,目前該方案參與已有 59 家電子、生技、醫材及農業、模具等傳統業者加入。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三 (23 日) 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表示,歐盟若要獲得與日本相同的 15% 關稅優惠稅率,關鍵在於是否願意提供創新的融資機制。日本因同意設立 5500 億美元投資基金並提供股權、信貸擔保等機制,成功將原本 25% 的關稅降至 15%。
國際政經
南韓貿易部長呂翰九(Yeo Han-koo)週一(14 日)表示,南韓有望在 8 月 1 日前與美國達成「原則性」貿易協議,以避免美方對其核心產業徵收高額關稅,並暗示韓國可能願意允許更多國家進入其農產品市場。根據《路透》報導,呂翰九指出,韓國正尋求避免美國對其工業實力關鍵領域徵收「不公平」的關稅,他強調,若美方貿易政策未調整,將嚴重損害美韓之間的產業合作與長期戰略聯盟。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長 Zafrul Aziz 表示,在美國總統川普威脅要對馬來西亞徵收更高關稅後,馬來西亞對能夠在 8 月 1 日貿易談判截止日期前,與美國達成降低關稅的協議,持樂觀態度。Zafrul 表示,儘管談判過程充滿挑戰,但雙方討論「以非常尊重的方式」進行。
國際政經
南韓是首批與美國啟動關稅談判的國家之一。自雙方於 4 月達成協議以推動關稅取消以來,隨著 7 月 9 日即將到期的 90 天、25% 關稅暫停期逼近,南韓目前正積極尋求延長談判期限。據韓國官員稱,至今為止,韓國與其第二大貿易夥伴國之間的貿易談判主要集中在非關稅壁壘上,因為根據一項自由貿易協定,韓國已經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接近零的關稅。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二 (7/1) 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設下的關稅大限進入最後倒數之際,日本政府一貫低調、穩健的貿易談判策略正面臨嚴峻考驗。雖然東京方面努力保持對話頻繁與禮貌往來,並未採取中國式的強硬反制姿態,但至今尚未取得重大突破,恐淪為川普政府追求快速貿易成果的目標。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宣布,他計劃「很快」發布一項移民令,以解決美政府因移民執法行動導致農業和酒店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川普在白宮的活動中表示:「我們的農民正遭受嚴重傷害…… 我們必須採取行動,我們很快就會發布關於這個問題的命令…… 休閒行業——酒店業——也一樣。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四 (22 日) 報導,美中貿易戰衝擊不僅限於科技與製造業,連原本默默出口賺外匯的美國畜牧育種產業也成為關稅波及的受害者。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種豬、牛精與羊精出口訂單接連遭中國買家取消,美國業者指出,這場貿易衝突對產業造成長期傷害,品牌信任難以修復。
國際政經
美國政府正考慮對中國製造的貨櫃船在美國港口停靠時徵收高額費用,此舉旨在重振美國本土的造船產業。然而,這項提案已引發美國國內從農業出口商到全球航運業者的強烈反彈,他們警告此舉將對經濟造成嚴重損害,並直指在全球海運市場中,幾乎所有貨櫃運輸都將依賴中國製造的船舶。
美股雷達
《富比世》公布最新美國最大非上市公司榜單,其中 SpaceX 的表現引人注目,其 2023 年營收達到 87 億美元,幾乎是前一年的兩倍,排名躍升至第 60 位,成為增幅最大的公司。同時,社群媒體平台 X(前身為推特)則從去年的第 149 位跌至第 185 位,2023 年營收僅 34 億美元,較前一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