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摩爾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二 (9 日) 報導,荷蘭晶片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ASML-US) 宣布斥資 15 億美元入股法國人工智慧 (AI) 新創 Mistral,成為其最大股東。此舉被視為提振歐洲 AI 抱負、強化區域數位自主的重要一步,並在與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科技貿易競爭下,替歐洲科技產業注入新希望。
美股雷達
知情人士透露,荷蘭晶片製造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US) 計劃斥資 13 億歐元(約 15 億美元) 投資法國人工智慧新創 Mistral AI,成為其最大股東,進一步強化歐洲在 AI 領域的自主性。根據《路透》報導,Mistral 正在進行 17 億歐元(約 20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艾司摩爾的入股將讓其獲得公司董事會席位。
根據《彭博》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 (ASML Holding NV)(ASML-US) 正積極向印度爭取業務,因印度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 正推動在地晶片製造,減少對進口的依賴。艾司摩爾執行長福克 (Christophe Fouquet) 周二 (2 日) 在新德里舉行的 Semicon India 高峰會上表示,公司希望在未來一年加深與印度企業的合作。
根據《華爾街日報》周四 (7 日) 報導,歐盟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雖宣布對進口晶片課徵高達 100% 的關稅,但美方已承諾,來自歐盟的半導體產品將維持 15% 的關稅上限,不會因新政策再加碼。此舉替歐洲科技業者緊張已久的貿易前景帶來部分明朗化。
美股盤中
艾司摩爾(ASML-US)截至台北時間16日21:30股價下跌69.83美元,報753.19美元,跌幅8.48%,成交量616,009(股),盤中最高價754.91美元、最低價753.19美元。美股指數盤中表現道瓊指數:+0.44%S&P 500指數:+0.19%NASDAQ指數:+0.18%費城半導體指數:+1.27%艾司摩爾(ASML-US)歷史漲跌幅 近 1 週:+3.64% 近 1 月:+8.15% 近 3 月:+20.47% 近 6 月:+13.32% 今年以來:+18.75%。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二 (15 日) 報導,投資人正留意關注晶片設備龍頭艾司摩爾 (ASML) 即將於周三 (16 日) 公布的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市場關鍵焦點在於該公司能否交出足以支撐 2026 年成長預期的訂單成績。若訂單表現不如預期,恐將重創外界對其中長期營運動能的信心。
美股雷達
美國的技術封鎖與制裁,正意外成為中國推動半導體獨立的催化劑。儘管美國政府多年來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實施多項制裁,但中國企業卻在壓力之下成功發展出完整的晶片自主供應鏈,逐步建立起「中國製造、服務中國市場」的產業模式,推動技術突破與國產化升級。專家指出,中國企業透過壯大本土供應鏈,不僅在國內市場取得穩定利潤,更加速了從材料、製程到終端產品的自主研發能力。
荷蘭鹿特丹地方法院周四 (10 日) 判處一名前任職於艾司摩爾 (ASML-US) 與恩智浦 (NXPI-US) 的俄籍員工三年徒刑,罪名是違反歐盟對俄制裁法令,將機密技術資訊非法分享給俄羅斯聯絡人。這名 43 歲男子名為 German Aksenov,他被判定犯下電腦入侵、竊取商業機密以及違法提供技術協助等罪行。
歐亞股
根據《路透》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ASML-US) 周三 (9 日) 宣布,為遵守美國法規,決定不再將企業的多元包容 (DEI) 績效指標適用於美國員工,但其他市場仍維持既定目標不變。艾司摩爾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設備供應商,其發言人透過電郵回覆《路透》提問時表示:「艾司摩爾一直以來的政策是錄用最符合資格的人才,我們將繼續以專業能力與績效作為聘雇依據。
國際政經
《彭博》周四 (3 日) 報導,荷蘭光刻機大廠艾司摩爾 (ASML-US)、歐洲航太巨擘空中巴士(Airbus) 與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 Mistral AI 等超過 45 家歐洲企業,日前聯名致函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 (Ursula von der Leyen),呼籲延後《人工智慧法案》(AI Act) 規定的施行時間,理由是目前法規架構恐損及歐洲的創新動能與產業競爭力。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二 (24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對進口半導體徵收最高 25% 關稅的構想,在各界激起廣泛反對聲浪,從汽車、船艇製造到科技與加密產業均表達憂慮,擔心此舉恐擾亂供應鏈、推高成本、削弱美國技術競爭力。根據美國商務部針對這項提案的審查程序,目前已收到逾 150 份來自企業、產業團體與外國政府的意見,顯示反對聲音遍及各行各業,連台灣與中國政府也罕見在此議題上發出類似警告。
科技
在中美貿易問題持續引發全球關注的背景下,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接受《福斯商業台》專訪時就中美晶片合作與稀土博弈作出強硬表態,進一步凸顯兩國在高科技與戰略資源領域的角力。當被問到中美電話會談後是否會向中國市場出售輝達等先進晶片時,盧特尼克直接否定說:「這根本不可能。
歐亞股
為了重振歐洲半導體製造業,減少對亞洲及美國晶片供應鏈的依賴,歐盟於 2022 年推出《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目標是在 2030 年前將歐洲在全球晶片製造市場的佔有率從不到 10% 提升至 20%。然而,最新分析指出,這一目標與現實的差距十分巨大。
美股雷達
《CNBC》周四 (22 日) 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ASML-US) 耗時近十年打造的新一代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曝光機 (High-NA EUV),正在悄悄重塑全球晶片製程。這台全球最先進、造價超過 4 億美元的晶片製造機器,體積堪比雙層巴士,目前已進入實際量產階段,服務台積電 (TSM-US)(2330-TW)、三星與英特爾 (INTC-US) 等全球頂尖晶圓廠。
美股盤中
艾司摩爾(ASML-US)截至台北時間12日23:31股價上漲35.45美元,報741.66美元,漲幅5.02%,成交量1,137,856(股),盤中最高價741.66美元、最低價729.38美元。美股指數盤中表現道瓊指數:+2.35%S&P 500指數:+2.62%NASDAQ指數:+3.5%費城半導體指數:+6.33%艾司摩爾(ASML-US)歷史漲跌幅 近 1 週:+2.3% 近 1 月:+5.59% 近 3 月:-6.21% 近 6 月:+5.2% 今年以來:+1.89%。
科技
在近日落幕的 SEMICON China 2025 展會上,一家成立僅四年的深圳晶片設備商 SiCarrier Technologies(新凱來) 成為全場焦點。這家由深圳政府產業基金支持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首次公開展示了涵蓋光刻、薄膜沉積、蝕刻等核心製程的 30 餘款自主設備,其中 28 奈米級 300 毫米晶圓光刻技術更引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高度關注。
大陸政經
中國半導體設備研發出現最新突破,中國科學院 (CAS) 近日成功研發突破性的固態深紫外 (DUV) 雷射,光源波長是 193nm,與目前主流的 DUV 曝光波長一致,能將半導體工藝推進至 3 奈米,並跟艾司摩爾(ASML)、佳能、尼康的方式不一樣。
台股新聞
國科會今 (19) 日舉行委員會議後記者會,會中由經濟部提報「全球研發創新夥伴計畫」推動「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大 A + 計畫),包括輝達 (NVDA-US) 等 40 家國際大廠,已在台設研中心,截至去年在台投資已達台幣 244 億元創新高,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強調,讓各國利益與台灣連結,保障台灣安全,宛如「無形的矽盾」。
美股盤中
艾司摩爾(ASML-US)截至台北時間10日21:33股價下跌36.69美元,報695.53美元,跌幅5.01%,成交量164,067(股),盤中最高價698.82美元、最低價695.53美元。美股指數盤中表現道瓊指數:-0.89%S&P 500指數:-1.42%NASDAQ指數:-2.32%費城半導體指數:-2.83%艾司摩爾(ASML-US)歷史漲跌幅 近 1 週:+3.26% 近 1 月:+0.62% 近 3 月:+3.64% 近 6 月:-2.35% 今年以來:+5.65%。
美股
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US) 周三 (5 日) 公佈以「攜手推進技術向新」為主題的 2024 年度報告,其中介紹近年來出口管制政策造成的影響、對未來市場趨勢展望並透露計劃「升級」位於北京的維修中心。。從營收來源看,艾司摩爾 2024 年來自中國營收為 101.95 億歐元,在總營收當中的佔比約 36.1%,來自南韓營收為 64.09 億歐元,佔比約 22.7%,來自美國的營收為 45.22 億歐元,佔比約 16.0%,來自台灣營收為 43.54 億歐元,佔比約 15.4%,來自歐非中東地區營收為 13 億歐元,佔比約 4.6%,來自日本營收為 11.56 億歐元,佔比約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