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
美股雷達
歐洲軟體龍頭思愛普 (SAP) 周三 (23 日) 公布亮眼第一季 (截至 3/31) 財報,受惠於雲端業務成長與成本控制,營益年增近六成,優於市場預期,激勵歐洲股價大漲近 10%,創下六年來最大單日漲幅。截稿前,思愛普 (SAP-US) 美股 ADR 周三盤前大漲 8.34%,每股暫報 273.45 美元。
美股雷達
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 (INTC-US) 將於本周四 (24 日) 美股盤後公布最新一季財報,這將是外界首次深入觀察新任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上任後的改革藍圖。市場普遍預期,英特爾將連續第四季出現營收衰退,凸顯這位新掌舵者面臨的挑戰仍不小。
美股雷達
美國國防工業巨擘洛克希德馬丁 (Lockheed Martin) 周二 (22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一季 (截至 3/30) 財報,營收與獲利雙雙優於市場預期並重申全年營運展望,激勵股價在盤前交易一度上漲逾 3%。然而截稿前,洛克希德馬丁 (LMT-US) 周二早盤股價下跌 3.03%,每股暫報 444.46 美元。
美股雷達
美國工業製造巨頭 3M(MMM-US)周二 (22 日) 美股盤前公布財報,雖首季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但因中美貿易戰升溫,該公司警告今年每股獲利恐將因此縮減最多 0.4 美元。不過,3M 仍維持全年財測不變,預估 2025 年調整後每股獲利將介於 7.60 至 7.90 美元之間。
台股新聞
台股 3 月遭遇亂流,全月累計下跌 2357 點,根據證交所統計,全體證券商 3 月稅後純益合計僅 1.04 億元,較上月衰退 74.06 億元 (約 98.62%);累計 1 至 3 月全體證券商稅後純益 136.86 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 126.3 億元 (約 47.99%)。
美股雷達
美國投資銀行高盛 (Goldman Sachs) 周一 (14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一季財報,憑藉市場波動帶動的股市交易熱潮,該行單季淨利年增 15%,達 47.4 億美元,創下亮眼表現。然而,在併購與首次公開募股 (IPO) 活動疲弱的背景下,其投資銀行業務仍面臨挑戰。
台股新聞
公股 4 金 2 銀 2025 年 3 月及首季獲利全數出爐,因 3 月接近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生效實施日,全球股市恐慌指數飆高、台股亦走弱,6 家公股金、銀今年 Q1 合計共賺 326.11 億元,較去年 Q1 的 361.96 億,縮水約 35.85 億元,年減近 1 成,其中又以兆豐金 (2886 -TW) 累計稅後淨利年減 3 成最多,但仍以 80.11 億元續稱霸,至於單月獲利則由第一金 (2892-TW) 超車兆豐金,以 22.56 億元拿下第一。
台股新聞
14 家上市金控 2025 年 3 月、第 1 季獲利全數揭曉,單月合賺 386.1 億元,首季合計賺進 1436.19 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約 9%,金控業 3 月遭遇川普關稅政策反覆,導致金融市場動盪,尤以證券業受創最劇。富邦金 (2881-TW) 已經連 5 月單月獲利破百億,穩居三冠王寶座,國泰金 (2882-TW) 上月也賺近百億,但新光金 (2888-TW) 3 月虧損進一步擴大,值得注意的是,玉山金 (2884-TW) 單月及累計獲利均竄升至金控第四,並以累計獲利年增 40% 蟬聯成長王,僅有 5 家金控維持獲利正成長。
台股新聞
國泰金 (2882-TW) 公布 2025 年 3 月稅後純益 98.4 億元,累計前 3 月稅後純益 321.2 億元,年減 13.63%,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2.17 元,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因應川普政策反覆,積極實現股票資本利得,加上經常性收益、匯兌利益挹注,使得 3 月獲利表現穩健。
台股新聞
富邦金 (2881-TW) 今 (10) 日公布 2025 年 3 月自結稅後純益 111.1 億元,創下歷史單月次高紀錄,面對今年以來金融市場震盪,富邦金展現穩健經營成效,累計前 3 月稅後純益 411.1 億元、年成長 35%,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3.01 元,勇奪金控獲利三冠王寶座。
台股新聞
中信金 (2891-TW) 於今 (9) 日公告 2025 年 3 月份自結獲利,3 月稅後純益為 81.7 億元,寫近 9 個月來單月新高,月增 66%、年增 7.9%;累計前 3 月合併稅後純益達 199.08 億元,年減 4.84%,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1.02 元。
美股雷達
美股在經歷三天的慘烈走勢後,華爾街仍在努力評估關稅對美國企業利潤的潛在影響。對於零售巨頭沃爾瑪 (WMT-US) 而言,Evercore ISI 零售分析師梅力奇 (Greg Melich) 的初步計算顯示,投資人可能忽略了嚴重的利潤風險。他在周二 (8 日) 的報告中警告:「如果對中國加徵 50% 的額外關稅、對世界其他地區徵收 20% 的額外關稅,並且不實施減稅或放鬆管制等措施,估計沃爾瑪 2% 的每股獲利壓力可能會增加 3 倍。
美股雷達
以瑜珈服聞名的運動休閒大廠 Lululemon(LULU-US)周四 (27 日) 盤後股價暴跌逾 10%,雖然上季財報表現亮眼,但該公司對 2025 年的財測令分析師失望,執行長引述內部調查指出,由於經濟和通膨疑慮,消費者如今正在縮減開支。
港股
中國半導體龍頭中芯國際 (00981-HK) 周四 (27 日) 公布去年第四季與全年財報,該季營收成功實現兩位數成長,全年晶圓銷售量創下歷史新高。然而,由於市場競爭加劇,該公司的獲利能力面臨挑戰,第四季與全年淨利潤顯著下滑。根據財報,中芯國際去年第四季營收季增 2% 至人民幣 159.17 億元 (以下單位皆同),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全年來看營收成長 571.08 億元,年增 28.1%。
歐亞股
瑞典快時尚零售商 H&M 周四 (27 日) 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對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將讓美國消費者面臨更高價格。H&M 執行長埃維爾 (Daniel Erver) 受訪時指出,隨著公司調整供應鏈來適應新的貿易壁壘,美國是 H&M 的第二大市場,預估將不得不提高價格來應對關稅帶來的影響。
港股
中國電動車巨擘比亞迪 (01211-HK) 周一 (24 日) 公布 2024 年第四季與全年財報,受惠價格更低、銷量更高的優勢,該季淨利年增逾七成,達到創紀錄的人民幣 150 億元、年營收突破 1,000 億美元大關,首次超車特斯拉 (TSLA-US)。
美股雷達
由於川普的政策有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進而破壞經濟成長,分析師對今年第 1 季美國企業獲利的看法愈發謹慎。LSEG 資深研究分析師迪龍 (Tajinder Dhillon) 表示,蘋果 (AAPL-US)、特斯拉 (TSLA-US) 和福特汽車 (F-US) 是導致本季業績預測調降的主要原因;此外還有一些保險公司,這些公司的財測受到今年稍早時加州火災的影響。
台股新聞
證交所表示,創新板成立以來,致力扶植具創新性及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協助其透過資本市場加速成長,儘管外界認為,創新板公司普遍處於虧損狀態,不過,依據 2024 年度財報資料,已有 13 家為獲利,占比達 65%,不僅顛覆市場印象,更證明創新板公司不僅擁有成長潛力,也能建立穩健的獲利模式。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五 (21 日) 報導,隨著財報季接近尾聲,美國企業的財務前景也愈加黯淡,原因在於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聯邦快遞 (FDX-US) 和 Nike(NKE-US),這兩家對全球經濟有深刻洞察的巨擘,成為最新的警示信號,指出關稅混亂、貨幣波動、通膨和其他宏觀經濟因素,使企業在做出商業決策、規劃未來以及向投資人溝通財務預期時變得更加困難。
港股
中國科技巨擘騰訊 (00700-HK) 周三 (19 日) 公布 2024 年第四季與全年財報,該季營收年增逾一成,為 2023 年以最快成長速度,打敗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同時還計劃今年大幅增加對人工智慧 (AI) 基礎設施投入,凸顯這家中國市值最高公司有意在後 DeepSeek 時代與競爭對手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