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管制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NVDA-US) 市值本周站穩 4 兆美元關卡,成為地表上第一家突破此里程碑的公司,執行長黃仁勳受訪時透露,日前赴白宮時,美國總統川普花了很多時間恭喜他,誇讚這是「偉大的成就」。黃仁勳還表示,即使川普關稅帶來改變,但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終將克服關稅壓力,一如過去曾經歷過的各種市場動盪。
美股雷達
《彭博》周四 (10 日) 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當天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過幾天即將前往中國訪問。這家市值剛突破四兆美元、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所生產的晶片,因美國出口管制被鎖在中國市場外,本季預計損失 80 億美元營收。
台股新聞
中國商務部今 (9) 日發布公告,為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履行防擴散等義務,將 8 家台灣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包括漢翔 (2634-TW)、龍德造船 (6753-TW)、經緯航太和中信造船等;龍德對此表示,影響幾乎不存在,台船 (2208-TW) 也表態影響有限。
國際政經
《彭博》周四 (3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政府計劃取消本月稍晚與歐盟舉行的高峰會部分行程,顯示北京與布魯塞爾關係日益緊繃。原訂為期兩天的中歐峰會,現在預計僅剩一天在北京舉行,原定第二天在合肥舉辦的商務會議已被取消,消息人士指出這是中方提出的變動,雖仍可能有變,但目前計劃已大致定案。
美股雷達
美國與中國簽署貿易協議後,川普政府已經解除某些針對出口晶片設計軟體到中國的管制,以執行協議內容,放寬兩大國關鍵技術往來。彭博報導,晶片設計軟體巨頭德國西門子 (Siemens) 周三 (2 日) 表示,美國商務部已經告知他們,原本需為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才能把軟體出口中國的規定,已經不再實施。
美股雷達
《路透》周一 (23 日) 報導,美國國務院一位高級官員指出,中國人工智慧 (AI) 公司深度求索 (DeepSeek) 正協助中國軍方與情報單位,並試圖透過東南亞的空殼公司,取得受美國限制出口的高階晶片。這些行為引發美方對其是否違反出口管制規定的嚴重關切。
歐亞股
德國商用車製造商戴姆勒卡車 (Daimler Truck) 執行長拉德斯特羅姆 (Karin Radstrom) 周二 (17 日) 在瑞典哥德堡一場會議後對媒體表示,因應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加劇供應不確定性,公司已決定短期內提高稀土與關鍵原料庫存,以降低潛在生產風險。
原物料
最近幾周,由於中國管制稀土出口,全球供給短缺,從印度、美國、日本、南韓到德國,汽車產業都感受到影響,而擁有全球第三大稀土儲藏量的印度日前明確表態稱「將加速國內稀土資源勘探與開發」,印度稀土礦場計畫更被美國視為替代中國的選項。印度此舉是在嘗試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及爭奪全球供應鏈話語權,但產能與現實挑戰同樣不容忽視。
A股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二(17 日)收盤同步走低,在美中兩國最近舉行倫敦貿易會談前,美國商務部曾考慮對向中國出口的關鍵技術實施新的出口限制,增加川普政府的談判籌碼。滬指周二收盤跌 0.04% 報 3,387.4 點,深證成指跌 0.12% 報 10,151.43 點,創業板指跌 0.36% 報 2,049.94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2373 兆元。
國際政經
《路透》周一 (16 日) 報導指出,七大工業國集團 (G7) 領袖在最新聲明草案中初步達成共識,將攜手建立應對關鍵礦物供應鏈風險的戰略機制,以確保成員國經濟與國安利益不受中國干擾。不過該草案尚未獲得美國總統川普正式批准,仍有調整空間。根據草案內容,G7 成員將加強預警機制,及早發現稀土與關鍵礦物可能出現的短缺風險,並規劃多邊回應架構,以防範市場遭人為破壞。
原物料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直言,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上的成功「改變了貿易談判的力量平衡」,歐盟日韓外交官緊急訪中,焦點仍鎖定這個「工業糧食」,中美倫敦經貿磋商雖稱原則一致,但稀土議題餘波仍在蕩漾。《智谷趨勢》報導,中國稀土的故事始於 33 年前鄧小平那句「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的遠見。
大陸政經
外媒最新報導指出,中國依法實施稀土出口管制,要求企業提交生產細節、客戶名單等資訊以落實措施,引發部分西方企業「商業機密洩露」擔憂,但更多企業因庫存枯竭選擇配合。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多數西方企業面對日益緊張的稀土供應,願意接受中國的審查要求,儘管部分企業仍對「敏感資訊」提交存疑。
原物料
經過兩天密集談判後,中美倫敦貿易談判迎來關鍵突破,雙方代表在第三天會談中宣布達成貿易框架,但具體細節尚未公佈,談判核心議題之一是稀土出口管制,這也是中美長期存在的經貿分歧之一。稀土作為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廣泛應用於軍工、電子和航空航太領域,尤其是美國的國防產業。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三 (11 日) 報導,美中高層貿易談判本周進一步凸顯華府對出口管制政策的重大調整:原本被視為防止敏感技術流向中國的美國出口限制,如今正式納入雙邊談判的籌碼,並與稀土元素出口、學生簽證及其他議題綁在一起。出口管制納入談判 美中稀土角力再起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對稀土的壟斷地位及限制出口供應給依賴關鍵原料的美國製造商,是這項政策轉變的核心原因。
根據《路透》周二 (10 日) 報導,南韓現代汽車 (Hyundai Motor) 擁有充足的稀土庫存,足以支撐約一年生產,短期內不太可能受到中國出口管制衝擊。消息人士透露,該公司在近期的投資人電話會議中向投資人說明了相關庫存及供應鏈情況。中國自今年 4 月起對多項稀土及相關磁材實施出口限制,導致汽車、航太、半導體和軍工產業的供應鏈面臨衝擊。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二 (10 日) 表示,美中雙方在倫敦舉行的第二天貿易談判進展順利,雙方正積極尋求解決影響全球供應鏈的出口管制問題,避免再度引發兩國關係的重大裂痕。繼 5 月日內瓦舉行的首次會談達成「暫緩全面貿易禁令」的初步協議後,美中雙方現階段希望就出口管制等問題達成進一步共識。
港股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 5 月稀土出口量較上季成長 23%,創一年來新高,即便北京當局對部分關鍵稀土礦產的出口限制導致部分海外銷售暫停,使得全球製造業面臨關鍵原物料短缺的嚴重衝擊。與此同時,稀土永磁族群今 (9) 日在港股飆漲,中國稀土早盤暴漲超過 50%。
美股雷達
隨著美中科技戰的戰火擴大,全球晶片股下跌。《彭博》的一篇報導顯示,美國川普政府正準備透過擴大現有規定,以收緊對中國科技產業的限制。據報導,這項擬議中的法規將要求,涉及任何由已受美國制裁實體所多數持股 (即持股達 50% 或以上) 的子公司進行交易時,必須取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
雜誌
文.洪寶山黃仁勳 5 月 21 日表示,美國管制 AI 晶片出口政策是錯誤的,四年前輝達在中國市占率近 95%,現在只剩 50%,不得不銷售規格較低的晶片,但中國 AI 研究仍在繼續,美國出口管制反而刺激他們加速發展。美中角力不會停 台灣得跳脫「老二哲學」白宮聽進去了嗎?白宮人工智慧高級政策顧問 Sriram Krishnan 在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我們當然非常尊重黃仁勳。
美國商務部上月依《美國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款發起半導體產業調查,關稅細節料將於 6 月出爐,屆時恐對相關產業鏈跟消費者產生重大影響,全球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周二 (27 日) 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半導體產業去年以 2.8 兆美元的市值穩居全球第四大產業,但這個被稱為「現代科技血脈」的產業正面臨一場「冷戰」恐導致終端消費產品價格暴漲,並重構未來十年全球供應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