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三(6 日)宣布,蘋果 (APPL-US) 將在美國追加投資 1000 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他與蘋果執行長庫克在白宮宣布此消息的當天,庫克贈送川普一份「特殊禮物」引發網友熱烈討論。這塊玻璃呈大圓盤的晶圓狀,上面不僅刻有蘋果標誌,更印有川普姓名與庫克的簽名,並標註「美國製造 (Made in USA)」和「2025」字樣,以表彰川普對製造業回流美國的貢獻。
美國司法部於 8 月 5 日宣布,五名來自舊金山灣區的男子因搶劫一家經銷蘋果 iPhone 的商店而被起訴。起訴書中指名的嫌疑人包括:Cankun He、Hailong Ma、Robert Maynard、Yuxiang Wei 以及 Jordan Cantie,他們被控涉入一項共謀計畫,被鎖定的設施位於奧勒岡州,主要作為一個轉運中心。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6 日) 宣布,蘋果將加碼投資美國 1000 億美元,此舉代表蘋果擴大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可讓 iPhone 免於潛在的關稅。偕同出席記者會的蘋果 (AAPL-US) 執行長庫克還送上一座美國製 24K 金底座的康寧玻璃紀念品,象徵力挺美國製造。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三(6 日)將在白宮宣布,蘋果 (AAPL-US) 承諾再投入 1000 億美元於美國國內製造業,這是這家科技巨頭為避免旗艦產品 iPhone 遭受懲罰性關稅而增加美國生產的最新動作。白宮官員透露,這項宣布包括一個新的製造計畫,旨在將蘋果更多供應鏈帶回美國,著眼於在國內製造更多關鍵零組件。
儘管有報導稱,為了迫使蘋果 (AAPL-US) iPhone 生產撤出中國,蘋果正積極在印度擴張組裝工廠,且美國銷售的多款 iPhone 機型都產自印度,但外媒分析指出,蘋果的供應鏈仍高度依賴中國,完全轉型恐需數年時間與數十億美元投入。根據報導,儘管蘋果 CEO 庫克近兩個會計年度多次強調,銷往美國的 iPhone 主要由印度生產,確實避免了川普政府對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但未提及印度生產背後仍深度依賴中國的事實。
美股雷達
隨著川普政府威脅提高印度輸美商品的關稅,蘋果 (AAPL-US) 恐背負超過預期的成本。根據報導,印度已成為蘋果最新的 iPhone 製造基地,但由於印度繼續從俄羅斯採購石油,惹惱川普,令其周一 (4 日) 揚言大幅提高對印度的關稅,作為印度漠視烏克蘭人員傷亡之懲罰。
傳蘋果 (AAPL-US) 正積極評估,是否將先前應用於 M4 iPad Pro 的串聯式 OLED(Tandem OLED)技術,導入未來的 iPhone 機型,以帶來更高亮度、更長壽命與更高能效的顯示器體驗。根據韓媒《The Elec》報導,蘋果已制定為期兩年的生產計劃,準備將串聯式 OLED 顯示技術導入 iPhone。
根據中國微博爆料者「Fixed Focus Digital」透露,蘋果 (AAPL-US) 正在積極研發一款自家全新感光元件(Image Sensor),其動態範圍有望逼近人眼水準,未來可能應用於 iPhone 系列裝置。根據《MacRumors》報導,蘋果上個月提交了一項名為《具備高動態範圍與低噪訊的堆疊像素感光元件》的專利。
海通國際證券分析師 Jeff Pu 最新預測指出,雖然折疊 iPhone 進展順利,但折疊 iPad 可能將延後量產,無法在 2026 年底前正式進入生產階段。Pu 並未透露延期原因。外界普遍認為,這項預測實際上是一種對 Pu 先前時程預估的修正。
蘋果 (AAPL-US) 執行長庫克公布財報後罕見在總部召開全體員工大會,向員工說明公司對人工智慧 (AI) 領域的布局充滿信心,雖然起步較晚,卻總是扮演最終定義形式的重要角色,他說:「AI 是屬於我們的機會!!」彭博報導,庫克周五 (1 日) 在員工大會中表示,AI 革命的規模「與網路、智慧手機、雲端運算及 App 一樣大、甚至更大」。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報導,蘋果上季營收創下三年來最佳成長,但股價周五 (8/1) 在盤中下跌近 3%,因投資人質疑由關稅與補貼帶動的 iPhone 銷售能否持續。截稿前,蘋果 (AAPL-US) 盤中股價下跌 2.85%,每股暫報 201.65 美元。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周四 (31 日) 盤後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 3 季財報,營收和獲利輕鬆打敗市場預期,第 4 季營收成長預測也超越分析師所料,但關稅成本恐將達到 11 億美元。以下是本次財報電話會議亮點。1、Q4 財測Q4 財測關鍵數字 vs 分析師預估營收增幅:中至高個位數百分比 (4%-9%) vs 3% 服務業務增幅:約 13% 毛利率:46-47% 關稅成本:11 億美元蘋果預期,本季 (第 4 季,9 月止) 營收增幅將為「中至高個位數百分比」,優於分析師所估的 3%。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周四 (31 日) 盤後公布上季 (2025 年第 3 季,6 月底止) 財報輕鬆打敗市場預期,整體營收成長 10%,是 2021 年 12 月以來最佳單季表現,iPhone 業績意外亮眼,反映消費者為了規避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而出現的提前採購潮,盤後股價應聲上漲逾 2%。
美股雷達
根據外媒周四 (31 日) 報導,隨著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需求疲軟與本土品牌競爭加劇,蘋果 (AAPL-US) 正面臨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挑戰。據《證券時報》(Securities Times)報導,蘋果中國官網顯示,大連世紀城直營門市將於 8 月 9 日晚間 8 時停止營業,這是蘋果自 2008 年在北京三里屯開設首間直營店以來,首次在中國關閉直營據點。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雖對印度商品徵收 25% 的關稅,但分析師和業界高層認為,此舉不太可能減緩印度作為 iPhone 關鍵製造中心的地位,即使這意味著美國消費者將面臨更昂貴的智慧型手機。蘋果 (AAPL-US) 已將其印度出口策略,調整為幾乎專為美國市場服務,在 3 月至 5 月間,富士康從印度出口的價值約 32 億美元 iPhone 幾乎全部運往美國。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將於周四 (31 日) 美股盤後公布最新財報,華爾街預期該公司會計年度第三季 (4 至 6 月) 營收將年增 4.2% 至 893.4 億美元,焦點將放在其如何應對美國關稅壓力、中國競爭加劇以及延後進入的人工智慧 (AI) 賽局。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報導周三 (30 日),美國總統川普同日宣布對印度進口商品課徵 25% 關稅,並批評印度的關稅「過高」且貿易障礙「嚴苛又令人厭惡」。川普還指控印度過度依賴俄羅斯能源和軍事設備,將面臨額外懲罰,新措施將從 8 月 1 日生效。美國總統川普在 Truth Social 平台宣布,將對印度進口商品課徵 25% 關稅,這是他第二任期貿易戰政策的最新宣示。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三 (30 日) 報導,當其他科技巨頭忙著建造大型資料中心布局 AI 時,蘋果 (AAPL-US) 卻仍在觀望。華爾街對此感到憂心,蘋果今年股價重挫逾 15%,成為「美股科技七雄」中表現第二差的公司,分析師擔心不明確的 AI 戰略可能開始衝擊 iPhone 銷量。
美股雷達
研調機構指出,印度已經取代中國,成為美國 iPhone 最主要的生產地,反映蘋果公司 (AAPL-US) 供應轉向印度的策略。Canalys 的數據顯示,在 6 月為止的一季,印度首次成為 iPhone 出貨到美國的最大來源地,占整體的 44%。
台股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2025 年 6 月台灣實體通路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約為 39.3 萬台,再次跌破 40 萬台大關,相較 5 月減少約 3.8 萬台,月減幅達 9%,同時銷售總額亦大幅滑落,較上月縮減 12%,傑昇通信指出,即使 618 購物節帶動短期買氣,整體市場依舊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