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時事】美SEC啟動Project Crypto推動金融市場全面上鏈 香港《穩定幣條例》8/1正式上路
時事上線時間
2025-08-01 13:55:42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 Paul Atkins 就「將美國打造為世界加密之都」發表了重要演講,正式啟動名為「Project Crypto」的計畫。此舉被視為白宮《數位資產報告》的具體落實,旨在推動美國證券法規與監管體系現代化,將金融市場從鏈下轉向鏈上,以確保美國在全球數位資產時代的領導地位。
Atkins 在演講中強調,過去的監管模式已不適用於快速發展的區塊鏈與加密貨幣領域。他指出,雖然 SEC 在維護市場穩定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但過時的規則可能會扼殺創新。為了實現「將美國打造為世界加密之都」的願景,SEC 必須修訂其規則手冊,以促進新進業者和現有企業的發展,同時保護投資者權益。
Project Crypto 計畫五大核心要點:
1. 加密資產在岸化:釐清加密貨幣與證券法界線
2. 交易自由化:擁抱多元託管與交易選擇
3. Reg Super-App 模式:簡化許可證申請流程
4. 釋放市場潛能:擁抱去中心化金融
5. 創新豁免權:為新商業模式提供機會
香港《穩定幣條例》今日上路 迎接數位金融新時代
香港金融發展史上迎來一個里程碑時刻,《穩定幣條例》正式8/1 日生效實施。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正式實施《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及一系列配套文件,為法幣穩定幣建立全球首個全面且專門的監管框架。這一開創性的舉措,不僅標誌著香港在數位資產監管領域邁出關鍵一步,更展現其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應對數位貨幣市場挑戰的堅定決心。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新規旨在「遏制近期頻繁利用穩定幣進行的各類詐騙活動,全面保護投資者權益」。近年來,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突破 2,500 億美元,交易量高達 20 兆美元,但隨之而來的市場亂象與投資者損失也日益嚴重。香港此次立法,正是直面這些迫在眉睫的風險,旨在為市場注入信任與秩序。
《穩定幣條例》的核心在於建立一個「風險為本、合規有序、促進創新」的監管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
嚴格的牌照管理制度: 從今日起,任何在香港發行或面向香港公眾推廣穩定幣產品的機構,均須取得金管局執照。監管範圍不僅限於本地發行人,也涵蓋境外發行但錨定港元或面向香港市場的穩定幣,有效杜絕監管套利空間。執照申請門檻高,初期只會批出少量執照,確保發行機構具備健全的風險管理能力。
100% 儲備資產保障: 為防止類似 Terra/Luna 崩盤事件重演,條例要求穩定幣必須 100% 由高流動性資產支持,如現金、短期國債等。此外,儲備資產需與發行人的其他資產隔離存放,並由獨立第三方審計,確保穩定幣持有者可隨時按面額贖回,保障投資者權益。
嚴控金融犯罪風險: 鑑於穩定幣在跨境交易中的匿名性,金管局要求持牌機構建立嚴格的客戶身份驗證(KYC)和交易監控機制,以降低洗錢及恐怖主義融資風險。同時,金管局被賦予廣泛的調查權,可在懷疑有違法行為時介入調查。
重塑市場格局深遠影響
這項新規的實施,預計將對香港乃至全球數位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 短期:理性回歸與牌照爭奪戰。 嚴格的牌照要求將抑制市場過度炒作行為,促使投資者回歸理性,更關注機構的實際應用場景與技術實力。同時,渣打、京東、圓幣科技等已進入沙盒測試的機構,以及匯豐、中銀香港等傳統金融巨頭,已展開白熱化的牌照爭奪戰。
- 中期:跨境支付效率革命。 穩定幣可實現跨境轉賬「分鐘級」到賬,大幅降低手續費。這將加速跨境支付的普及,並與金管局主導的「多邊央行數位貨幣橋」等項目相結合,提升香港在國際支付領域的競爭力。
- 長期:服務國家金融策略與鞏固國際地位。 在全球美元穩定幣佔據主導的格局下,香港推動合規的港元穩定幣(HKDG),旨在讓國際企業用港幣結算,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這也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鋪路,為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一個「安全試驗田」,最終目標是打造「數位人民幣 + 港元穩定幣」的雙軌體系,對抗美元霸權。
面對市場的熱情,金管局保持難得的清醒,總裁余偉文警示市場存在「過度概念化和泡沫化趨勢」,並呼籲投資者保持冷靜。條例生效後設有六個月的過渡期,期間未持牌機構不得向散戶推廣,此舉旨在「市場汰弱留強」,讓真正具備實力的合規項目獲得發展空間。
隨著首批牌照申請截止日期的臨近,全球金融機構的目光都聚焦在香港。香港金管局的審慎落子,既為創新預留空間,又堅守風險底線,使其在這場全球貨幣格局重塑的競賽中,成為一個關鍵的搖籃。當穩定幣競爭回歸風控能力與生態建構的本質,香港這座東方金融堡壘的深層價值才剛開始顯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