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Meta內部文件揭約10%營收來自詐騙廣告 每日曝光150億則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路透》報導,臉書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內部文件揭露,2024 年估約 10% 營收、約 160 億美元來自疑涉詐騙與違禁商品廣告。旗下 Facebook、Instagram 與 WhatsApp 每日向用戶展示高達約 150 億則疑似詐騙廣告,引發監管與社會關注。

報導指出,過去三年,Meta 長期未能有效阻擋大量假電商、投資詐騙、非法博弈與禁藥等廣告內容。文件顯示,Meta 每年光是高風險詐騙廣告,即可帶來約 70 億美元收益;更保守的評估亦顯示,其僅「高法律風險」詐騙廣告每半年收入就達 35 億美元。
內部政策指出,只有當自動審查系統判定廣告主 95% 以上可能從事詐騙時才會封鎖;若低於門檻,Meta 反向向該廣告主收取「較高刊登費」作為懲罰,而非直接下架,被批等同容許疑似詐騙者付費繼續曝光。
多份文件顯示,用戶一旦點擊詐騙廣告,將因演算法個人化機制而接觸到更多類似內容,加劇風險。
Meta 發言人回應,相關估算「過於粗略」且涵蓋部分合法廣告,並稱公司近 18 個月來已讓詐欺相關用戶通報量下降 58%,今年已移除逾 1.34 億則詐騙內容,但該公司拒絕提供調整後的更準確營收占比。
另一份 2025 年文件顯示,Meta 承認詐騙廣告為未來需削減的「違規收入」,但公司內部曾評估,政府罰款上限約 10 億美元,而遠低於相關廣告營收,顯示執法成本相對有限。
監管機構已陸續介入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正調查 Meta 是否放任金融詐騙廣告;英國監管單位表示,2023 年全國 54% 與支付相關詐騙損失與 Meta 平台有關,遠高於其他社群媒體。
內部簡報也提到,Meta 計畫逐年降低相關違規營收占比,從 2024 年估計的 10.1%,降至 2025 年 7.3%,2026 年 6%,2027 年 5.8%。
文件亦披露,Meta 曾推出「懲罰競價」制度,對疑似詐騙者收取更高廣告費,讓詐欺行銷成本提高,盼藉此降低需求;但此作法也使 Meta 能自部分詐騙廣告獲取更高利潤。
另一方面,Meta 遭外界批評長期忽視真實用戶的檢舉。內部評估指出,2023 年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用戶每週約提交 10 萬件有效詐騙通報,但其中 96% 未獲正確處理。
專家指出,若監管機構不允許銀行從詐騙中獲利,科技業亦不應例外。
- 從總經到ETF一次掌握市場脈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