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礦高光時刻?高盛警告:嚴重短缺的擔憂過頭了 銅價每噸1.1萬美元就到頂了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價格本週衝上歷史新高,但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與供需疑慮下,漲勢迅速降溫。

週四 (30 日),LME 期銅下跌 2.6%,即每公噸下挫 287 美元至 10,897 美元,終結連續六天的上漲走勢。前一日價格曾觸及每公噸 11,188.50 美元的歷史高點,本月迄今仍上漲約 6%,主要受美中貿易關係緩和與部分礦場供應中斷的支撐。
美國市場的銅價則仍比 7 月底創下的歷史高點低約 10%。年初時,因市場預期川普政府將祭出嚴厲關稅,投機者大量囤銅導致價格飆升,但最終關稅措施比預期溫和,使價格回落。
銅被視為全球經濟活動的風向標,因其在建築、製造與電力傳輸等領域用途廣泛。週三的漲勢正是受市場期待川習會帶來貿易突破的推動,投資人對美中經濟緊張緩解感到寬慰。
然而,兩國經濟仍存在隱憂。美國聯準會週三兩個月內第二度降息,雖短期利多市場,但背後反映出消費者信心疲弱與就業增長放緩。美國目前面臨頑固的通膨壓力與需求減速的雙重挑戰。
中國方面,雖然官方公布的 GDP 成長保持穩健,但內需依舊疲軟。北京最新五年計畫將焦點放在科技與先進製造領域,但房地產泡沫的後遺症與出生率下滑,持續拖累經濟動能。
供應問題是近期銅價上揚的另一主因,但部分分析師認為市場可能高估了供應風險。週三,全球礦業巨頭嘉能可(Glencore)下調 2025 年產量預測,而英美資源集團 (Anglo American) (AAL-US)本週稍早警告智利主要礦場產量不如預期。九月,印尼自由港麥克莫蘭公司 (Freeport-McMoRan) (FCX-US) 一座礦場因洪水導致多名工人喪生,並被迫調降產量展望。週四,三家公司股價均下跌約 1%。
高盛週四報告指出,市場對「嚴重供應短缺」的擔憂可能過度,因高銅價已刺激廢銅出口增加,同時部分邊際礦商正擴產以填補缺口。高盛分析師 Eoin Dinsmore 認為,未來銅價可能維持在每公噸 1 萬至 1.1 萬美元的高區間,但若進一步突破,恐難持久。
雖然銅價創下歷史紀錄,但隨著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憂慮升溫,這波漲勢或將成為短暫的高光時刻。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