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看好鴻海AI潛力 預估EPS三年翻倍、目標價上修至400元
摩爾投顧-謝晨彥分析師
下週二(10 月 22 日)經濟部將公布台灣 9 月外銷訂單數據,市場普遍預期年增率可望續呈正成長,主要受惠於 AI 伺服器、半導體與網通產品需求穩定帶動。不過,電子以外產業如傳產、化學品及機械等仍受全球景氣放緩與中國內需疲弱影響,增幅可能有限,整體外銷動能呈現「電子撐盤、傳產拖累」的結構。

從產業面觀察,AI 相關應用推升高階晶片與伺服器零組件接單暢旺,台積電、鴻海、緯穎等供應鏈持續受惠,電子訂單占比恐再創新高。另一方面,歐美市場消費電子需求雖略有回升,但終端庫存去化仍在進行,短期拉貨力道仍顯保守。
展望第四季,法人預期外銷訂單將維持溫和成長,AI 與車用電子仍是支撐重心。不過,中東地緣風險、歐美通膨與中國經濟復甦不均等變數,可能限制整體出口動能。整體而言,9 月外銷訂單若能維持年增 3% 至 6% 區間,將顯示台灣出口已脫離谷底、邁入緩步復甦階段,但結構性復甦仍需等待終端需求全面回溫。
鴻海(2317-TW)近期強勢領漲台股,成為 AI 伺服器題材的最大焦點。高盛最新報告指出,鴻海正步入高速獲利成長期,並將目標價大幅上調至 400 元,給予「買進」評等。法人指出,鴻海 AI 伺服器業務出貨持續放量,GB200 與 GB300 機櫃訂單快速增長,帶動平均售價(ASP)提升,營益率明顯走高。高盛預估,鴻海 2025 年 EPS 為 12.09 元,2026 年將大增 58% 至 19.06 元,2027 年上看 22.52 元,展現強勁成長潛力。
董事長劉揚偉強調,AI 發展仍在初期階段,從狹義 AI(ANI)正邁向通用 AI(AGI),未來將走向超級 AI(ASI),龐大的算力需求將推動 AI 伺服器與資料中心持續擴張。鴻海已深度參與全球主要雲端客戶的 AI 專案,具備伺服器、電力模組與液冷散熱等完整解決方案,地緣布局與垂直整合優勢亦強化接單能力。此外,2026 年蘋果折疊 iPhone 問世,將帶來新一波外觀創新循環,也有助鴻海估值上修。
整體而言,鴻海正從傳統電子組裝廠轉型為 AI 與高階製造的關鍵供應商,受惠於 AI 伺服器放量、資料中心建設與折疊手機新商機三重動能驅動,市場普遍看好其長期營運與股價上行空間。
輝達(NVIDIA-US)持續鞏固其在全球 AI 產業的主導地位,最新宣布與澳洲新創 Firmus 攜手投資 29 億美元,在墨爾本與塔斯馬尼亞建設以再生能源驅動的超大型 AI 資料中心「Project Southgate」,顯示 AI 基礎設施競賽正從北半球延伸至南半球。首階段將部署 18,500 顆 GB300 GPU,預計 2026 年啟用,並於 2028 年擴大至 476 億美元投資、1.6GW 算力,全面採用風電、太陽能與水力等綠電,打造節能減碳的 AI 工廠。此舉不僅強化輝達在亞太區算力布局,也為其 AI 生態系開啟新市場。
另一方面,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期指出,受美國出口禁令影響,公司在中國先進晶片市占已從 95% 降至 0%,並呼籲美方採取更細膩的策略,以維持全球 AI 創新平衡。根據產業報告,隨 AI 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暴增,輝達有望於 2025 年取代蘋果,成為台積電最大客戶,且其鎖定超過一半 CoWoS 封裝產能,展現龐大擴產動能。整體而言,輝達正以技術、產能與綠能策略並進,持續引領 AI 算力革命的核心舞台。
十月行情如同急行軍,
才過半個月,指數已飆漲近 1500 點!
然而,週一的跳空下跌、週二的創高長黑,
也讓不少投資人心驚膽跳、無所適從。
這個時候,選對專家、抱對股票 才是關鍵!
在震盪中穩住節奏,
才能緊緊抓住這一波又一波的主升行情!
十月最大限時優惠
十月會期「免費送」
再加碼贈送 App【彥鈔機】
優惠專案倒數 5 天
LINE 輸入【1010】
來電:0800-668-085
別錯過這波 Q4 大行情,跟上就對了!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