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加密貨幣史詩級清算:交易所技術漏洞引發USDe脫錨 190億美元資金灰飛煙滅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加密貨幣市場上周五經歷了史上最為嚴重的清算事件,總計 190 億美元的資金在市場中消失,創下了絕對新紀錄,遠遠超過了 2021 年 5 月和 2022 年 11 月的先前崩盤紀錄。在這場席捲全網的災難中,Ethena 的穩定幣 USDe 失去了其美元錨定,暴跌幅度最高達到 38%。

媒體引用簿數據分析認為,這次系統性危機的關鍵催化劑,是幣安神諭機的技術性漏洞。
宏觀引爆點:政策不確定性與高槓桿泡沫
據《巴倫》報導,這次崩盤並非單純的技術故障,而是宏觀風險、市場結構失衡與技術信任危機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
「1011」暴跌的直接導火索源於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計畫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這一極端貿易政策瞬間攪動全球市場神經,世界貿易組織緊急下調 2026 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預期,點燃了風險資產的拋售浪潮。
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的聯動性已達到歷史峰值。數據顯示,比特幣與標普 500 指數的 30 天相關性升至 0.78,標普 500 指數的波動能解釋加密貨幣價格波動的 40%,這種關聯度較 2020 年提升了 3 倍有餘。
當美股科技股受關稅威脅集體暴跌時,加密貨幣作為「高風險資產」的屬性被瞬間放大,形成了「股幣雙殺」的慘烈局面。
技術結構崩潰:神諭機失靈與流動性撤退
如果說宏觀衝擊是導火索,那麼持續累積的高槓桿泡沫就是「1011」暴跌的「炸藥桶」。在 2025 年的牛市行情中,槓桿資金是主要推手,散戶平均槓桿率飆升至 10 倍,市場整體槓桿率達到 2022 年 5 月以來新高(38%)。
在這高槓桿背景下,幣安神諭機的關鍵漏洞成了引發崩潰的核心催化劑。這些為交易平台提供參考價格的必要協議,在數分鐘的關鍵窗口期內傳輸了錯誤數據。這種技術故障導致顯示價格與市場現實之間出現劇烈差異,使得使用槓桿倉位的交易者面臨大規模且同時發生的追加保證金通知。
穩定幣 USDe 的脫錨事件徹底動搖了市場信任。USDe 原本透過「加密資產 + 永續合約對沖」的模式維持錨定,但在極端行情下,抵押品(如 WBETH)因以太幣暴跌而價值縮水,鏈上現貨流動性不足,最終導致 USDe 脫錨至 0.62 美元,脫錨幅度高達 38%。
清算數據詳解:USDe 價格的垂直崩塌
分析將這次事件畫分為幾個階段:
1. 第一階段(UTC 14:32 至 14:41): USDe 的價格在不到十分鐘內暴跌了 23%。訂單簿顯示,在危機高峰期,賣單淹沒了買單,比例高達 15 比 1,直接導致 USDE 價格垂直崩塌。數據發現,大量止損訂單集中在 0.95 美元等心理水準附近,形成了一道脆弱的賣單牆,高頻交易算法偵測到這一弱點並加劇了拋售壓力。
2. 第二階段: 特點是連續的閃崩,價格波動在短短幾秒內超過 8%。更令人擔憂的是,數據揭露幾家做市商在最關鍵時刻撤回了流動性,導致滑點與流動性不足狀況惡化。訂單簿顯示出巨大的流動性缺口,實際上幾乎不存在買單。由於市場深度不足,散戶和機構交易者無差別地被清算,倉位以災難性的價格平倉。
投資者的關鍵技術教訓
這次災難性事件為投資者提供了關於高波動時期風險管理的關鍵教訓。分析數據顯示:
• 槓桿控制至關重要:槓桿比率高於 5 倍的倉位有 94% 被清算,而槓桿低於 3 倍的倉位則大致上安然度過風暴。
• 分散保護策略:止損單集中在相同的心理水準附近會形成極度脆弱的區域;精明的投資者應分散他們的保護水準,避免訂單容易聚集的明顯門檻。
• 限價單的優勢:分析揭示,使用限價單(limit orders)而非市價單(market orders)的交易者平均獲得的執行價格高出 12%。
• 監控市場深度:這次事件強調了監控訂單簿的實際深度的重要性。薄弱的訂單簿在突發變動期間預示著巨大的滑點風險,許多投資者在風險評估中忽略了這一因素。
- 佈局加密資產,台北台中鉅亨買幣實體授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