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藥品「命脈」被中國掌握?新報告揭示依賴現況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藥品原料生產國之一。《紐約時報》10 月 15 日報導,一份最新調查研究,再次揭露了美國在製藥流程初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之深:近 700 種美國原料藥至少有一種化學原料完全依賴中國供應。

原料藥(API)是用於生產各類藥品的有效成分,中國大量生產被稱為關鍵起始材料(KSM)的關鍵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又是生產原料藥所必需的。
10 月 14 日,非營利組織美國藥典委員會(USP)發布的一份新報告,透過追蹤藥品供應鏈,找到了製造藥品使用的化學原料的來源,並分析了在美國獲準的原料藥生產中,所需 SKM 的產地分佈。
分析發現,這些原料藥所需的 KSM,有高達 58% 依賴單一國家供應,集中在中國(41%)和印度(16%)。
在分析所涉及的原料藥中,有 679 種(佔 37%)的至少一種 KSM 依賴中國供應。
這近 700 種原料藥包括一些廣泛使用的抗生素,以及用於治療心臟病、癲癇、癌症和愛滋病的藥品。最廣為人知的抗過敏藥物苯海拉明,也是其中之一。
美國藥典的分析顯示,即使那些看似產地分佈廣泛的藥品仍可能依賴中國。
以阿莫西林為例,許多不同的仿製藥廠都銷售這種廣泛使用的抗生素。分佈在世界各地(如印度、約旦、加拿大)的工廠處理該藥生產的後期階段。
但分析發現,用於生產阿莫西林的兩種原料只在中國生產。
此外,有 17% 的原料藥所需的 KSM,完全依賴單一國家供應。具體來說,12%(211 種)完全依賴中國,5%(93 種)完全依賴印度,少於 1%(10 種)完全依賴其他國家(印尼、歐盟等)。
這項研究敦促美國聯邦政府推動藥品原料生產基地的多元化,要將更多關鍵藥品及成分的生產帶回美國及其盟友,更要發展新的合成路徑、創新化學工藝以及先進的連續流生產技術,以加強快速響應能力,減少供應鏈脆弱性,增強公共衛生和國家安全保障。
「我們希望透過更完善的數據和更高的透明度,能為實施針對性幹預提供依據,從而保障患者用藥安 全並增強供應鏈韌性。」美國藥典代表哈尼說。
《紐約時報》指出,藥品生產是一個多環節過程,不同國家的工廠通常負責不同的生產階段。製藥過程始於原料的生產。一家通常位於印度的工廠將進口這些原料,用其生產活性成分,然後活性成分被用於配製藥品。
可美國幾乎沒有生產這些化學品的工廠,因為其生產過程污染環境,而且美國的勞動力和其他成本導致生產無利可圖,中國卻能以低成本生產這些原材料。
報導擔心,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對中國發出關稅威脅,一旦真的落實,這可能意味著至少部分製藥企業需為從中國進口的原料支付巨額關稅。
川普曾威脅對從歐盟進口的品牌藥徵收最高 15% 的關稅,對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藥品徵收 100% 關稅,但目前已推遲了這些措施。
多數大型製藥公司表示,他們透過在美投資新建工廠與美政府達成了藥價協議,將獲得關稅豁免。一名政府官員表示,川普政府沒有對仿製藥徵收關稅的計畫。
今年以來,出於對川普關稅的擔憂,美國幾乎所有主要的品牌製藥商,都宣布了耗資數十億美元在美國新建或擴建工廠的計畫。
只不過這些藥企不生產原料,它們只負責暢銷藥的後期生產。
研究藥品供應鏈的專家稱,沒有讓原料生產回流美國的經濟誘因。
近年來,不斷有美國政客因藥品生產依賴中國而急著上火,也被視為美國對華博弈的薄弱環節。
上海顧問公司 Tidalwave Solutions 合夥人卡梅隆 · 約翰遜表示,中方已經打出了稀土管制的重拳,但尚未在醫藥、生技或化學領域採取類似措施。
他坦言,「一旦中國明天對這些領域出手,美國經濟可能會陷入癱瘓,而我們對此壓根無能為力。」
今年 6 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曾發文,點明美國藥品供應高度依賴中國的現況。
文章稱,中國在全球藥品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由於中國幾乎控制著美國藥品供應的「命脈」,川普的關稅威脅不僅無法實現在岸生產藥品的目標,反而可能導致一些醫藥公司放棄美國市場。
USP 執行長皮耶爾溫琴齊警告稱,川普無法透過關稅實現在岸生產藥品的目標,即使「適度的關稅」都可能擾亂美國的仿製藥供應。「這一行業的利潤更少,任何關稅都只會導致製藥公司陷入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全球最大的仿製藥供應國印度,也依賴中國生產的原料藥和其他關鍵成分。
印度政府 2023 年委託撰寫的報告稱,印度原料藥進口的 70% 來自中國。印度公共衛生專家塔庫爾說,中國新興的製藥業在原料藥低成本生產方面取得了進展,中國成熟的化學工業也幫助製藥公司在化學品生產方面取得優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副教授張清鵬表示,自本世紀初以來,中國的激勵和補貼政策極大地推動了製藥業發展,使得中國的產業群聚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產業集群有助於在保持品質的同時降低整體成本,最終讓中國成為自由貿易環境中生產 API 和仿製藥的理想地點。」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