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戴爾CEO看好AI熱潮:資料中心終將過剩 但目前遠未飽和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戴爾科技 (Dell Technologies) 執行長戴爾 (Michael Dell) 周二 (7 日) 表示,目前市場對運算能力的需求「極為強勁」,儘管人工智慧 (AI) 資料中心的建置最終會達到飽和,但現在完全沒有這種跡象。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戴爾CEO看好AI熱潮:資料中心終將過剩 但目前遠未飽和 (圖取自官網)

戴爾科技公司周二稍早在分析師會議中上修長期營收與獲利的增幅,帶動股價終場勁揚 3.5%。其中,年度營收成長目標從原先的 3-4% 調升至 7-9%,EPS 成長增幅預測也由原估的 8% 提高為 15%。


戴爾在 CNBC 節目「Closing Bell: Overtime」中說:「我可以確定,有一天這些資料中心會蓋得太多,但我們現在完全看不到那樣的跡象。」

他指出,公司伺服器與網路業務去年成長 58%,上季更躍升 69%。隨著大型語言模型 (LLM) 演進為更多模態 (multimodal) 與多代理 (multi-agent) 系統,AI 的運算與容量需求持續強勁。

戴爾科技的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採用輝達 (Nvidia)(NVDA-US) 的 Blackwell Ultra 晶片,並銷售給雲端服務供應商 CoreWeave(CRWV-US)及馬斯克創立的 AI 新創 xAI 等客戶。

戴爾科技 8 月曾公布亮眼的第 2 季財報,並預估 2026 會計年度出貨的 AI 伺服器將達到 200 億美元 ,為去年的兩倍。

儘管 AI 伺服器需求持續飆升,但「電力從何而來」是許多投資人在意的關鍵問題。

戴爾說:「這是我們最常從 OpenAI 等客戶那裡聽到的瓶頸。很多客戶甚至會告訴我們,『請不要太早交貨,因為我們的機房暫時還沒有電力可支撐。』」

OpenAI 於 9 月宣布與 輝達 合作,計劃建造至少 10 GW 的資料中心。根據 CNBC 依照美國能源資訊署 (EIA) 資料的分析,這相當於 800 萬戶美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近期包括微軟 (Microsoft)(MSFT-US)、Google(GOOGL-US) 與亞馬遜 (Amazon)(AMZN-US) 等大型科技公司,也紛紛宣布投入數十億美元興建 AI 資料中心。

戴爾表示,雖然公司可以盡量優化伺服器能效以降低耗能,但這些龐大投資最終仍將導致極高的能源需求,而目前的電力供應可能無法完全滿足。

根據 EIA 數據,美國電網在 2025 年預定新增 63 GW 發電量,光是 OpenAI 與輝達 的 10 GW 建置計畫,就占掉其中近 16%。

戴爾在訪談尾聲說:「到頭來,若要生成數十兆個 token(指 AI 模型在訓練與推理過程中所需處理的龐大文字與資料量)、創造智慧並推動經濟發展,就必須擁有足夠的算力與電力。」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