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超微競爭優勢流失 恐難敵戴爾和慧與科技崛起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根據《巴隆周刊》(Barron"s)周四 (10 日) 報導,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製造商美超微 (Super Micro Computer) 近期遭美銀證券恢復評等,並獲給予「劣於大盤」(Underperform)評等,目標價僅為每股 35 美元,遠低於目前 50 美元上下的市價。分析師指出,儘管營收可望維持成長,但獲利能力正持續惡化,加上來自戴爾 (DELL-US) 與慧與科技 (HPE-US) 等對手的夾擊,恐將導致市占流失。

分析師同時警告,該公司毛利率下滑、市占優勢減弱,加上法律風險與零組件供應不確定性,恐難在短期內吸引大幅投資人青睞。截稿前,美超微 (SMCI-US) 周四盤中股價上漲 1.05%,每股暫報 50.55 美元。
美銀團隊指出,美超微雖具備大規模製造能力,有助於搶更多市占,但近年毛利率卻大幅下滑,從 2023 會計年度的 18%,跌至 2024 年度的 13.9%,預估 2025 年將降至 11.3%,2027 年恐跌破 10%。
該公司財務長韋根 (David Weigand) 早前也坦言,關稅不確定性與圖形處理器 (GPU) 平台轉換──從輝達(NVDA-US)Hopper 過渡到 Blackwell──都對利潤表現帶來壓力。
液冷優勢不再 市占恐被戴爾、慧與科技超車
分析師指出,超微自 2021 年率先導入液冷技術,一度取得技術先機,但目前已遭對手迎頭趕上。慧與科技在 2 月宣布推出採液冷設計、支援輝達 GB200 的新型伺服器,並強調擁有逾 50 年的液冷經驗。美銀預測,未來液冷技術將趨向商品化,廠商甚至可能免費提供以搶單。
此外,戴爾近期也接連贏得 CoreWeave(CRWV-US) 與 xAI 等大型客戶訂單,這些原本是美超微的重要夥伴。分析師認為,戴爾在 2025 年市占將追上美超微,未來幾年甚至可能超車,尤其在企業級市場 (Enterprise segment),戴爾與慧與科技的布局更具優勢。
法務陰影未解 加劇投資人不安
除競爭與利潤壓力外,美超微仍面臨潛在法律風險。儘管公司已於今年 2 月重新符合那斯達克上市規範,但審計機構 BDO USA 仍指出其財務報表內控存在重大缺失,曾一度瀕臨下市。美國司法部仍在調查去年 8 月空頭機構對其提出的指控,雖尚未有任何指控成立,但投資人對未來仍存疑慮。
儘管美超微否認報告內容,並強調配合調查、已完整提交相關文件,但分析師提醒,AI 伺服器產業競爭激烈,任何不確定因素都可能影響投資信心。
美銀團隊總結表示:「我們認為美超微過去的波動與爭議使其估值需打折,目前我們仍將其視為『Show-Me Story』(用績效證明一切的公司)。」
- 市場震盪加劇,別怕進場!三大策略逆勢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