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擬以關稅收入補貼美國農民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 (25 日) 表示,考慮使用部分美國已徵收的關稅收入,向因關稅初期影響而陷入困境的農民提供現金補貼。

川普在白宮橢圓辦公室受訪時指出:「我們要拿部分關稅的錢發給農民。雖然他們在初期會受到一些傷害,但隨著關稅發揮效果,他們最終會受益。」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項農業援助計畫需經國會授權,川普政府期望將其納入 11 月 21 日到期的綜合撥款案中,現金發放最快可能於 2026 年初展開。
川普政府近數週已研究多種方案,試圖籌措資金援助農民,特別是玉米與黃豆等主要出口品的生產者,因其正面臨大規模關稅政策帶來的衝擊。川普偏好直接以關稅收入作為補貼來源,而非動用其他基金。
共和黨內部部分人士與農業部長羅林斯 (Brooke Rollins) 均支持此構想,但若最高法院裁定川普關稅措施不合法,計畫恐遭挫折。同時,也有共和黨議員私下憂心,此舉恐引發民主黨在撥款案中提出更多額外訴求。
強大的農業遊說團體及代表農民的國會議員則持續向政府施壓,要求及時介入。他們警告,若缺乏與中國或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新協議,將必須以現金紓困作為「底牌」,否則農民恐難撐過市場低迷期。
與此同時,川普政府已對進口的機器人、工業機械及醫療設備展開調查,以尋求徵收新一輪關稅。
根據《聯邦公報》,美國商務部依據《貿易擴展法》第 232 條啟動這些調查。調查自 9 月 2 日開始,將允許川普對被認定為攸關國家安全的商品徵收關稅。
美中雙方正處於談判最後階段
在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19 日通話後,美中雙方已在更廣泛協議的部分框架上取得進展。
川普在通話後指出,雙方已達成協議,將 TikTok 美國業務分拆出去,白宮隨後宣布甲骨文 (ORCL-US) 將成為投資財團的一員。
目前美中雙方正處於談判最後階段,目標是達成一項規模龐大的波音飛機交易,這可能成為雙邊更廣泛貿易協議的「核心成果」。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與財政部長貝森特幾乎每天都與中國的對口官員進行交談。
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 (Kevin Hassett) 週四受訪時透露,過去幾個月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上取得了巨大進展,但仍有不少工作要做。
哈塞特提到,川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討論一系列議題,其中包括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出口的問題。華府方面認為,中國和印度因大量購買俄國石油而助長了俄烏戰爭。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週三強調,美國仍握有籌碼,可讓川普政府在與中國達成更廣泛的貿易協議上占據優勢。這是政府今秋的重點之一。
當被問到中國是否會重新開始購買美國黃豆時,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週四表示,美方必須先取消「不合理的關稅」。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豆買家,但貿易商表示,中國至今尚未預訂任何美國秋季收成的黃豆,而是轉向南美供應。由於未解決的貿易緊張局勢導致對中國的出口停滯,美國農民可能損失數十億美元的黃豆銷售。
本週一,中國高級談判代表李成鋼會見了美國中西部的政治與商界領袖。美國中西部是黃豆主要產區,此舉釋放出中國可能在更廣泛的貿易談判前購買部分美國黃豆的訊號。
不過,雙方在技術細節上的分歧似乎讓談判更加複雜。美中貿易官員週四將在美國財政部再次會面。
- 降息綠燈亮起,該配置哪類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