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anism Capital聯創:Tom Lee的ETH投資論點很荒謬
金色財經
作者:Andrew Kang,Mechanism Capital聯合創始人;翻譯:金色財經xiaozou
我最近得以了解Tom Lee的ETH投資理論,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最荒謬的金融文盲論調大集合。接下來讓我們逐一剖析。
Tom Lee的理論基於以下五點:
穩定幣與現實資產代幣化採用;
數字石油類比;
機構將購買並質押ETH為其資產代幣化網路提供安全性保障,並作為營運資本;
ETH市值將等同於所有金融基礎設施公司價值總和;
技術分析。
1、穩定幣與現實資產代幣化採用
該論點認為——穩定幣和資產代幣化活動增長應推動交易量上升,繼而推高ETH手續費/收入。表面看似合理,但只要花幾分鐘核查一下數據,便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自2020年以來,代幣化資產價值與穩定幣交易量已增長100-1000倍。Tom的論點根本就是誤解了價值積累機制,可能讓你誤以為手續費會年增率縮放,但事實上其實際水平與2020年幾乎持平。
原因如下:
以太坊網路升級使交易效率得到提升;
穩定幣及代幣化資產活動流向其他鏈;
低流通性資產代幣化幾乎不產生手續費。代幣化價值與ETH收入非直接正相關。某人可代幣化1億美元債券,若其每兩年交易一次,能為ETH產生多少手續費?約0.1美元?單筆USDT交易產生的手續費都要更多。
即便代幣化兆美元資產,若其流動率低下,可能僅能為ETH增加10萬美元價值。
區塊鏈交易量與手續費會增長嗎?會的,但大部分手續費將被業務拓展能力更強的其他區塊鏈捕獲。在傳統金融交易上鏈領域,其他競爭者正積極搶占機會。Solana、Arbitrum和Tempo已斬獲早期重大成果。甚至Tether也在支持兩條新鏈Plasma與Stable,兩者都意圖將USDT交易量轉移至自有鏈。
2、數字石油類比
石油是大宗商品。經通膨調整的實際油價一個多世紀以來始終在相同區間波動,僅有周期性沖高回落。我同意Tom將ETH視為大宗商品的觀點,但這並非利多。不知Tom在此試圖論證什麼!
3、機構將購買並質押ETH為其資產代幣化網路提供安全性保障,並作為營運資本
大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是否已在其資產負債表中配置ETH?沒有。
是否有機構宣布相關計劃?也沒有。
銀行會因持續消耗能源而囤積汽油嗎?不會,因占比過小,需要時直接購買即可。
銀行會購買其使用的資產託管服務商的股票嗎?不會。
4、ETH市值將等同於所有金融基礎設施公司價值總和
我的意思是,這再次暴露了對價值積累機制的根本誤解,純屬妄想。
5、技術分析
我其實是技術分析的忠實擁護者,並認為客觀運用技術分析極具價值。但遺憾的是,Tom似乎正在用技術分析隨意畫線來佐證其偏見。
客觀審視此圖表,最顯著的觀察是以太坊處於多年震盪區間。這與原油價格過去三十年在寬幅區間內波動的特性並無二致。我們不僅處於區間震盪,近期更觸及區間頂部後未能突破阻力。
若要說差異,以太坊的技術面實則偏空。我不能排除其長期維持在1,000-4,800美元區間的可能性。資產過往出現拋物線式上漲,絕不意味著其將無限持續。
長期ETH/BTC圖表同樣被誤讀。該貨幣對確實處於多年震盪區間,但過去幾年主要受制於下跌趨勢,近期僅在長期支撐位出現反彈。此下跌趨勢的驅動因素在於:以太坊敘事已飽和,且基本面無法支撐估值增長。這些基本面因素並未改變。
以太坊的估值主要源於金融文盲效應。公平地說,這確實能創造可觀市值(參見XRP)。但金融文盲所能支撐的估值並非是無限的。宏觀流動性維持了ETH市值懸浮,然而除非發生重大組織變革,否則很可能註定持續的表現不佳。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佈局加密資產,台北台中鉅亨買幣實體授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