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5億美元加密部位遭清算 專家示警還沒跌完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加密貨幣 22 日有超過 15 億美元的多頭部位遭強制平倉,再次凸顯了加密貨幣市場的脆弱性,強制平倉過程沒有明確的觸發因素,選擇權價格預示著未來市場將更加波動。

本次拋售是經過數月投機性上漲後,今年最大規模的拋售之一。它迫使以太幣和其他代幣的槓桿押注被平倉,並讓交易員們為進一步的波動做好準備。在股票和其他風險資產重新上漲之際,押注價格劇烈變動的選擇權合約需求強勁,凸顯了整個數位資產領域的狂熱情緒。
週二亞洲早盤,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幣下跌約 0.9%,先前一交易日一度下跌 9%,近 5 億美元的看漲押注化為烏有。比特幣交易價格下跌 0.8%。
Orbit Markets 聯合創始人 Caroline Mauron 表示:「市場在昨日大幅回檔後一直在盤整,但市場情緒仍然相當緊張。」
比特幣期權市場普遍存在餘震。根據 Deribit 的數據,月底到期的選擇權合約的最大押注集中在兩個極端:一是防範比特幣跌破 95,000 美元,二是押注比特幣飆升至 140,000 美元以上。這兩個部位的規模都足以顯示交易員預期市場將出現動盪,而非穩定。
根據 Deribit 的數據,大約有 230 億美元的比特幣和以太幣選擇權合約將於 26 日到期,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選擇合約之一,這加劇了謹慎情緒。
近期,押注短期內價格劇烈變動的賭注變得很流行,這反映出一種看法,認為下一次市場走向將由突發的軋空或被迫拋售所驅動。這些價外合約買起來比較便宜,但只有在價格大幅波動時才能賺錢,因此波動本身就成了交易的標的。
今年大部分的價格上漲是由加密貨幣財政公司所推動,這些公開發行的公司透過募資來累積資產。然而,隨著股價下跌,這些公司籌集新資金的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對代幣的購買也跟著放緩。這種需求減弱,加劇了近期數位資產暴跌的壓力。
FalconX 全球衍生性金融商品主管 Griffin Sears 表示:「總體而言,我們認為近期的下跌是加密貨幣領域一次可控的去槓桿化事件。然而,相較一年前,加密貨幣的槓桿倍數有所增加,這為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波動機會。」
- 新手學買幣,完課再抽比特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