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非轉折點!貝萊德謝宛芝:通膨等不確定性決定降息「節奏」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美國聯準會 (Fed )於昨 (18) 日重啟今年首度降息,市場對資產配置策略的關注升溫。貝萊德投信董事長謝宛芝今 (19) 日指出,儘管市場普遍預期 2026 年將有多次降息,貝萊德仍持審慎態度,認為通膨壓力與政策不確定性仍可能限制降息節奏,投資人應聚焦長期資產配置,而非短期利率變化。

謝宛芝表示,貝萊德智庫觀察到美國消費支出已有明顯放緩,也支撐今年一次性降息的可能性,但對於明年是否持續降息?相較於許多外資樂觀預期明年降息,貝萊德認為,仍需密切關注通膨與勞動市場的變化。她表示,「我們認為美國通膨尚未完全受控,移民政策與勞工供給仍可能推升薪資壓力,聯準會在降息上仍會保持謹慎。」
在此背景下,貝萊德選擇於台灣推出首檔美股 ETF「貝萊德 iShares 安碩標普 500 卓越 50 ETF」(009813-TW),鎖定美國市值前 50 大企業,涵蓋科技、醫療、金融與消費四大核心產業,作為台灣投資人分散台股部位、強化長期資產配置的工具。
謝宛芝指出,台灣投資人資產配置集中於台股的現象仍普遍,面對全球市場波動,應逐步建立核心配置觀念。「我們希望透過這檔 ETF,協助投資人將美股龍頭企業納入長期投資組合,尤其在退休、教育等目標導向的理財規劃中,發揮穩健增值的效果。」
根據貝萊德統計,標普 500 卓越 50 指數近三年、五年與十年報酬率皆穩定優於大盤,平均每年超出標普 500 指數 2 至 4 個百分點,展現龍頭企業在 AI、能源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等趨勢中的競爭力。
謝宛芝強調,貝萊德進軍台灣 ETF 市場採取「循序漸進、長期布局」策略,首檔產品選擇簡單透明的指數型 ETF,即在於建立投資人對核心資產配置的認知。對於短期市場波動與高報酬期待,她提醒投資人應區分「核心配置」與「策略性操作」的角色。
謝宛芝表示,若投資人希望短期獲利,市場上有許多槓桿型或主動型產品可選,但每個人都應有一部分資產是能安心持有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核心配置。展望未來,貝萊德規劃三年內在台灣市場推出 8 至 10 檔 ETF 產品,涵蓋股票、債券與多元策略,並持續與主管機關合作,推動資本市場創新與國際接軌。
政府積極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各金融機構亦紛紛前往插旗,謝宛芝高度肯定金管會近年來的改革作為,認為其法規鬆綁的幅度與速度「已超越過去十年」,並獲得亞洲乃至全球市場的高度關注。台灣市場的開放程度令人驚艷,她強調,貝萊德對未來在地發展充滿信心,後續產品規劃絕不會讓人失望。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