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最大港股車企IPO即將啟航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歷經 21 年的漫長等待,被稱為中國汽車史上最長 IPO 長跑的奇瑞汽車,終於叩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

這家來自安徽蕪湖的車企 17 日正式在香港啟動招股,股票代碼為 9973.HK,預計將於 9 月 25 日正式掛牌交易。奇瑞此次計劃全球發售約 2.97 億股 H 股,定價區間為每股 27.75 至 30.75 港元,有望成為今年度港股最大規模的車企 IPO。隨著奇瑞的上市,中國銷量前五大的自主品牌車企 (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長城) 將全員齊聚資本市場。
財務表現亮眼
近年來,奇瑞的經營業績迎來「爆發期」。招股書顯示,公司營收從 2022 年的 926.18 億元人民幣飆升至 2024 年的 2698.97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70.7%;淨利潤也從 58.06 億元增長至 143.34 億元。以 2024 年全球乘用車銷量計算,奇瑞已是中國第二大自主品牌及全球第十一大車企。
海外市場是奇瑞最獨特的競爭優勢。自 2003 年起,奇瑞連續 22 年穩坐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量第一的寶座。2024 年,其海外銷量達 114.46 萬輛,海外收入更首次突破千億元。
挑戰與隱憂
然而,亮麗的業績背後也潛藏著嚴峻挑戰。首先是新能源轉型步伐滯後。儘管奇瑞早在 1999 年便佈局新能源,卻錯失了市場爆發的關鍵窗口期。2024 年,燃油車收入仍佔其總營收近七成,而新能源車佔比僅 21.9%。其新能源車銷量與滲透率,均遠落後於比亞迪等主要競爭對手。
其次,奇瑞的盈利能力與品牌形象仍有待提升。相較於同業,奇瑞的毛利率長期偏低。2024 年,其單車平均售價僅 10.36 萬元人民幣,平均淨利約 0.55 萬元,在頭部自主車企中敬陪末座。即便在引以為傲的海外市場,也多依賴低價策略搶市,單車均價僅 8.8 萬元,這也讓外界對其海外業務的護城河產生疑慮。此外,公司負債率偏高,且與華為合作的高端化之路也遭遇挫折。
資本加持後的未來展望
根據計畫,此次 IPO 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擴大產品組合 (特別是新能源車)、研發下一代汽車與先進技術、拓展海外市場及提升生產設施。奇瑞也已發布「瑤光 2025」戰略,計劃未來五年投入超過 1000 億元資金,重點佈局新能源與智慧化賽道。
對奇瑞而言,資本市場的「終點線」,也是新能源與全球化賽道的「起跑線」。上市之後,如何補齊新能源短板、擺脫「傳統車企」的烙印與「廉價」標籤,將是這家老牌車企迎來的真正考驗。
- 基建×奧運紅利,布里斯本是下個投資風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