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帶旺台股 跟著首富賺
理財周刊
OpenAI 未來五年內將向甲骨文採購 3000 億美元 (逾新台幣 9 兆元) 算力,創 AI 史上最大算力交易案,讓甲骨文股價暴漲市值衝高,創辦人拉瑞.艾里森一度成為全球首富。而這項擴大 AI 伺服器建置的龐大能量所及,相關受惠台廠供應鏈已悄然浮出。
文.蔡武穆
9 月 10 日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甲骨文 (Oracle) 公布財報後股價暴漲 36%,市值衝到 9220 億美元,逼近兆元大關,擠進全球第 12 大企業,而創辦人艾里森一度擠下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原因在於甲骨文拿下 OpenAI 未來五年 3000 億美元的算力大單,可能改寫目前的 AI 算力版圖。
事實上,甲骨文 2026 財年第一季財報並不理想,營收僅 149.3 億美元,年增 12%,低於市場預估的 150.4 億美元,因為宣布簽下 OpenAI 約 3000 億美元的算力合約,從 2027 年開始執行,預估雲端基礎建設在 2026 財年營收將達 180 億美元,年增 77%;接下來四個財年將陸續攀升至 320 億、730 億、1,140 億與 1,440 億美元,四年內成長高達 8 倍,震驚華爾街市場。
建置 AI 算力 OpenAI 世紀豪賭
其中,最關鍵的是它的剩餘履約義務 (RPO),也就是已簽約但還沒有執行的合約,高達 4550 億美元,同比大增 359%,甲骨文宣稱還有幾個數十億美元的合約還在洽談中,整體數字可能突破 5000 億美元大關。甲骨文每年營收約 574 億美元,這 3000 億美元的案子,等於未來五年內每年增加一個甲骨文公司,令人咋舌。
華爾街認為這是一場世紀的豪賭,原因在於截至 6 月為止,OpenAI 年營收約 100 億美元,還不到每年必須支付 600 億美元的五分之一,而甲骨文未來將營收押注在單一客戶,得先大額融資購買 GPU 晶片及建構 AI 資料中心,亦有相當的風險。
OpenAI 算力需求遠超微軟供量
由於 OpenAI 對於算力的需求遠遠超過微軟所能提供的能量,因此,雙方在今年 1 月終止排他條款,容許 OpenAI 納入其他算力來源。
市場皆知「星際之門」計畫由 OpenAI 及軟銀共同主持,投資金額上看 5000 億美元,位於德州亞伯林 (Abilene) 的資料中心就是星際之門的第一個項目,完工後將可提供 1.2 GW 的算力,可說是 OpenAI 擺脫微軟算力的第一步。
目前德州亞伯林的資料中心由 rusoe 與美國投資公司 Blue Owl Capital 持有,據悉,甲骨文已經簽下 15 年場地租約,並在今年 6 月斥資 400 萬美元向輝達買進 40 萬顆 GPU 晶片,完工後計畫把算力租給 OpenAI,如今這 3000 億美元的大單,對後續打造 AI 算力中心更是如虎添翼。
事實上,不只是 OpenAI,Meta、X AI、超微也向甲骨文購買算力,為何區區一家軟體公司有這樣的能耐?
雲端服務大廠向甲骨文買算力
原因在於甲骨文利用內部軟體的優勢,聯合輝達推出 OCI 運算叢集,此系統最多可串聯 131,072 顆 NVIDIA Blackwell GPU,打造一個超級運算中心,幫助企業自行生成並訓練 AI 模型,運算能力達到前所未見的 2.4 zettaFLOPS(每秒浮點的運算次數),是目前最強的「Frontier」超級電腦的 3 倍,其他大型雲端服務商的 6 倍。

圖片來源:Pixabay
來源:《理財周刊》130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