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泡沫時代名分析師:AI大泡沫即將引爆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Marketwatch》週一 (15 日) 報導,知名分析師 Henry Blodget 預測 AI 產業恐出現重大崩盤,儘管他承認難以準確判斷時間。他的觀點強烈呼應了 1990 年代末的情景:當時網路概念股因無限增長的承諾暴漲,最終在 2000 年慘烈崩潰,抹去了數兆美元市值。

Blodget 謹慎源自觀察到相似模式:估值被過度炒作、龐大資本湧入,以及對未經驗證技術的盲目追捧。正如當年許多僅憑「.com」名稱就吸引數十億美元的公司,如今的 AI 新創同樣在缺乏獲利能力的情況下籌得驚人資金。
他指出,儘管 AI 的確具有改變世界的潛力,但當前的狂熱正重現當年「非理性繁榮」的景象。
美國科技行銷顧問和評論員 Ed Zitron 和 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等專家也表達了類似擔憂。
Zitron 指出,大型科技公司市值損失高達 2 兆美元,但生成式人工智慧表現平庸,這表明泡沫即將破滅。
同樣地,阿特曼公開警告,認為市場出現泡沫跡象,並預測投資人將遭受「驚人」損失,即便他對長期前景依然樂觀。
美國財經雜誌《Fortune》雜誌文章指出,AI 採用率下降,企業 AI 專案的失敗率在某些估計中高達 95%,加深了外界對其可持續性的懷疑。
網路泡沫歷史鏡鑑
Blodget 的個人經歷使其觀點更具份量。作為前美林證券分析師,他曾因對科技股的樂觀預測成名,但隨後因誤導研究而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指控,這一醜聞徹底改變了華爾街的監管方式。

dget 經營《Business Insider》,並藉過去的經驗警告 AI 的脆弱性。他將 AI 狂熱比作當年網路泡沫,其中光纖等基礎設施雖承諾革命,最終卻造成產能過剩與大批破產。
產業報告也支持這一觀點。資誠 (PwC) 的 2025 AI 預測指出趨勢正在加速,但年中更新已提到部分領域熱度降溫,認為 AI 在醫療與金融仍具成長動能,但警告過度擴張可能導致與網路泡沫類似的波動。
市場押注巨大,輝達與微軟藉 AI 風潮創下歷史高估值。根據 Yahoo Finance 的預測,輝達到 2030 年可能主導產業,但同時存在泡沫破裂的疑慮。
Blodget 未明確指出崩盤時間,但他建議保持謹慎,認為若 AI 應用推廣停滯,可能在數年內重演網路泡沫的路徑。
然而,AI 前景並非全然悲觀。正如網路泡沫崩盤後孕育了今日的網路巨頭,AI 若經歷調整,或將幫助市場篩選出真正可行的創新。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ws》報導指出,突破性進展仍在持續,展現出產業韌性。對投資人而言,關鍵在於分辨:投資於具有實際應用的 AI,而非僅靠投機承諾。
- 核心地段×重大建設 國際資產新選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