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匯報評論:德汽車業在挑戰中重塑自信 不必過度擔憂中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本周慕尼黑車展上,BMW、賓士和福斯 (Volkswagen) 等車廠正推出一系列新款電動車,希望能重新確立德國工程作為全球基準的地位,並奪回市場注意力。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德國面臨眾多挑戰,但不必過度畏懼中國競爭。

報導指出,2025 年,慕尼黑第三次作為國際汽車展 (IAA) 的主辦城市,以「Mobility」(移動出行) 為主題,將汽車展示從傳統展廳解放出來,融入奧德昂斯廣場、國王廣場等城市地標,吸引了約 50 萬觀眾。這項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匯聚了來自 40 個國家的 700 多家參展商,其中不乏谷歌、亞馬遜和三星等科技巨頭的首次亮相,凸顯了汽車產業與數位化科技的深度融合與不可逆轉的趨勢。
在展會的「開放空間」,公眾得以免費近距離欣賞並親自試駕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體驗前沿科技的魅力。與此同時,專業觀眾則前往城郊里姆的「峰會」會展中心,進行深度交流與商務洽談。慕尼黑獨特的城市魅力,融合了啤酒、皮褲與悠閒的巴伐利亞氛圍,為新版 IAA 增添了別樣的風采,也讓面臨全球行業困境的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得以在優雅的環境中暫時舒緩壓力。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這場盛會的背後,德國汽車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在這一周的時間裡,奧迪、福斯、博世和采埃孚等企業努力擺脫美國進口關稅、中國車企日益激烈的競爭以及歐洲日益嚴格的監管所帶來的陰霾。德國製造的汽車,其聲譽也一度面臨質疑,外界甚至認為德國汽車工程師錯失了前沿技術的發展。
報導稱,行業的困境已然顯現:梅賽德斯和福斯集團正在進行數千人規模的裁員,而奧迪甚至關閉了其在布魯塞爾的工廠,這在大眾集團內部曾被視為禁忌的決定,突顯了當前產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面對多重壓力,德國汽車企業的掌門人拒絕沉溺於抱怨,而是選擇以實際行動展示其創新實力,努力扭轉外界對「德國製造」的複雜觀感。德國最大的汽車集團福斯推出了定價 25,000 歐元的電動車「ID Polo」,旨在以親民的價格重現「大眾」之名的初衷。梅賽德斯則在中型車市場推出了新款 GLC 電動車型,這款車型不僅支持自動駕駛功能,還具備快速充電能力,續航里程接近傳統燃油車的水準。
BMW 重磅發布了備受期待的「新世代」(Neue Klasse) 首款車型 iX3。據官方數據,這款車的續航里程高達 800 公里,在快充站僅需 3 分鐘即可增加 100 公里的續航里程。iX3 是 BMW 未來兩年內將在全球美國、歐洲和亞洲市場推出的八款新車型中的第一款,展現了其雄心勃勃的全球化布局,旨在打破對電動車的固有偏見。
憑藉這樣的技術陣容,德國車企展現出從容應對中國汽車巨頭比亞迪等挑戰的自信。作為電池電動車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比亞迪在經歷國內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後,正全力進軍歐洲,並將 IAA 作為展示其技術與品牌實力的重要窗口,其參展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展現出強勁的國際化勢頭。
2025 年 IAA 傳遞的核心訊息是,德國參展商需要展現更多勇氣。慕尼黑以其獨特的「Mia san mia(我們就是我們)」的自信精神,為全球汽車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方向。
- 核心地段×重大建設 國際資產新選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