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一直買買買、為什麼比特幣價格不動?
金色財經
儘管機構資金持續流入,但比特幣近期走勢卻顯疲軟,背後的關鍵原因在於長期持有者的獲利了結行為壓制了價格上漲動力。
近幾周,比特幣價格陷入滯漲格局,令不少投資者感到困惑。儘管ETF和上市公司持續增持,據估計累計購入約20萬枚BTC,使機構總持倉量逼近100萬枚大關,比特幣卻未能延續強勢。在創下12萬美元以上的歷史高點後,其價格回落至10.8萬美元水平並進入橫盤整理。
為什麼巨量機構買盤未能推高幣價?
鏈上數據揭示,長期持有者正在大規模獲利了結。自七月以來,已有超過45萬枚BTC從長期錢包轉移至短期交易者手中。這類拋售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機構資金流入帶來的看漲效應。
具體來看,持幣時長在四至十年的群體成為拋壓主力。他們早在低位建倉,在本輪價格創新高過程中逐步實現盈利。這一行為符合曆史規律:長期持有者往往在市場狂熱階段減倉,待市場冷卻後再度積累。目前數據表明,這一群體的賣出動力仍在加強,進一步加劇了比特幣的盤整格局。
除現貨市場外,衍生品活動也對價格形成壓制。自七月以來,全交易所的衍生品未平倉合約增加了約5萬枚BTC。儘管不能直接證明存在高槓桿炒作,但這確實反映更多資金流向了槓桿部位,而非現貨持倉,從而削弱了價格上漲的直接動力。尤其CME市場的期貨和期權規模顯著擴張,進一步放大衍生品對比特幣短期波動的影響。
從整體供需角度看:
機構累計增持約20萬枚BTC;
長期持有者派發超過45萬枚BTC;
超過5萬枚BTC因衍生品市場而被「鎖定」。
這三重因素的疊加,解釋了為何在機構買盤登上新聞頭條的同時,比特幣價格卻表現停滯。
展望後市,儘管短期可能延續震盪,但當前格局並不構成市場頂部。若資金費率轉負,可能引發空頭擠壓並推動幣價再度上行。不過就目前而言,積累與派發之間的力量失衡,意味著橫盤走勢或仍將持續。
宏觀層面看,比特幣的牛市基礎並未破壞。真正的現貨積累仍在進行,若非如此,幣價很可能已低於當前水平。市場恐慌貪婪指數目前處於49,仍屬中性。24小時內價格波動有限,長期前景保持樂觀。本周即將發布的美國通膨數據及下周聯準會議息會議,可能為加密市場帶來新的利多動力。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新手學買幣,完課再抽比特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