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領軍科技股本周狂漲 8檔破兆巨頭總市值衝上21兆美元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據《CNBC》,對科技投資人來說,這是個從法庭到董事會都充滿戲劇性重大的一周。Google 反壟斷訴訟的裁決推升 Alphabet(GOOGL-US)與蘋果 (AAPL-US) 股價大漲;博通 (Broadcom)(AVGO-US) 因宣布獲得一筆 100 億美元新訂單而大受投資人歡迎;特斯拉 (Tesla)(TSLA-US) 因董事會提出新的馬斯克薪酬方案而走揚。

合計來看,美國科技產業中 8 家「市值破兆美元」公司本周市值共增加 4,200 億美元,總值達 21 兆美元,即便輝達 (Nvidia)(NVDA-US) 股價下滑。
這些公司如今占標普 500 指數約 36% 的比重,規模前所未見。標普道瓊指數資深分析師 Howard Silverblatt 表示,「這沒有可比的歷史案例。」
本周漲勢也帶有諷刺意味。Alphabet 周三大漲 9%,正是因美國政府試圖削弱 Google 市場控制力,這也是數年來對科技巨頭展開分拆行動的一環。自 2020 年以來,Google、蘋果、亞馬遜 (Amazon)(AMZN-US) 與 Meta(META-US)全都遭遇司法部或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反壟斷指控。
一年前,Google 曾在司法部訴訟中敗訴,被視為繼 20 多年前微軟 (Microsoft)(MSFT-US) 案後科技業最重要的反壟斷判決。但本周聯邦地區法院法官 Amit Mehta 在救濟裁定中指出,Google 雖敗訴,但無須出售 Chrome 瀏覽器,僅需接受較有限的懲處,包括必須與競爭對手共享搜尋數據。
該裁定同時有利蘋果,因這意味著 Google 可繼續每年支付數十億美元,使其成為 iPhone 的預設搜尋引擎。Alphabet 本周上漲超過 10%,蘋果也上漲 3.2%,推升那斯達克指數上揚 1.1%。
Wedbush 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這項裁決「掃除了壓在 Google 股價上的巨大陰影」,也解除蘋果長期的「黑雲憂慮」,並為雙方開啟更大規模的人工智慧 (AI) 合作鋪路,特別是 Google 的 AI 模型 Gemini。
Mehta 說明,生成式 AI 的崛起是他做出裁決的關鍵因素,此市場競爭遠比傳統搜尋激烈,已大幅改變市場格局。他指出,OpenAI、Anthropic 與 Perplexity 等新創公司已動搖 Google 的主導地位,「生成式 AI 技術或許真能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力量」。
周五,Alphabet 投資人則淡化了歐洲監管方面的新麻煩。歐盟因其廣告技術業務的壟斷行為,對公司開罰 29.5 億歐元 (約 34.5 億美元)。
另一方面,OpenAI 直接帶動博通本周大漲。博通周四公布優於預期的財報後,執行長陳福陽 (Hock Tan) 表示,公司已與一名新客戶簽下 100 億美元合約,成為第四大 AI 客戶。多家分析師指出該客戶正是 OpenAI,《金融時報》更披露兩家公司已展開合作。
博通因提供 Google、Meta 與 TikTok 母公司字節跳動使用的 AI 客製化晶片,去年股價暴漲 120%,本周再漲 13%,市值突破 1.6 兆美元,成為「兆美元俱樂部」新成員。巴克萊 (Barclays) 分析師指出,博通「火力全開,成長動能清晰」,並上調目標價,維持買進評級。
但對其他 AI 晶片巨頭來說,這周並不好過。
輝達股價本周下跌超過 4%,連續第四周下跌,為超級科技股中表現最差。雖然沒有明顯利空消息,但其股價短期承壓。不過,輝達仍是全球市值最大公司,估值超過 4 兆美元,過去 12 個月仍漲 56%。
微軟本周也下跌,連跌五周,但過去 12 個月仍上漲 21%。
至於表現最落後的特斯拉,今年已下跌 13%,因連續數季銷售疲弱,反映出中國低價電動車的激烈競爭與產品線老化。不過,本周股價上漲 5%,主要因公司表示希望投資人批准馬斯克的薪酬方案,該方案價值高達近 1 兆美元。
特斯拉董事長 Robyn Denholm 表示,該方案的目的是確保馬斯克這位全球首富「保持動力,並專注於為公司交付成果。」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