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流動性驅動的股市尚未見頂!高盛:維持「超配」觀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中國股市近幾週成交量創下歷史新高,市場普遍擔心這波漲勢能否持續。然而,高盛最新報告指出,這波由「流動性」推動的股市行情尚未見頂,並維持對中國股市「超配」的觀點。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國流動性驅動的股市尚未見頂!高盛:維持「超配」觀點。(圖:Shutterstock)

高盛預測,未來 12 個月 MSCI 中國指數有望獲得 10% 的回報,而滬深 300 指數則有 12% 的漲幅空間,目標價位上調至 4,900 點。


高盛分析認為,儘管當前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出週期性疲軟,企業盈利預期也未見大幅調整,但此輪股市上漲仍有進一步延續的空間,並歸納出五大核心支撐因素:

  • 估值為中間區間:中國股市估值未過度透支;
  • 獲利成長穩健:全年獲利成長率預計維持高個位數;
  • 散戶風險偏好適中:A 股散戶情緒僅略高於中性水準;
  • 資金部位未擁擠:各類投資人部位均未達極端水準;
  • 資產再配置潛力大:居民、機構資金轉移到股市的空間顯著。

政策成估值修復關鍵催化劑

高盛指出,當前的股市上漲與宏觀經濟基本面脫鉤,主要由政策因素驅動。

自 2024 年 9 月以來,一系列政策與事件,如對民營經濟監管收緊週期的結束、中美貿易緊張的緩解以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共同壓縮了市場的「股權/政策風險溢價」,並提振了遠期盈利預期。

報告強調,這些事件對短期企業盈利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卻是推動股市估值修復的核心動力。這也解釋了為何今年以來 MSCI 中國指數與滬深 300 指數的漲幅,幾乎全部來自於估值擴張而非盈利增長。

全球流動性驅動下的獨特優勢

高盛認為,全球股市當前普遍呈現「流動性驅動上漲」的特徵,中國並非例外。然而,與已接近或觸及歷史高點的發達及新興市場相比,中國股市顯得獨具優勢,包括:

  • 存在補漲空間:目前,中國離岸股市較 2021 年歷史高點仍低 34%,A 股則低 26%。
  • 估值相對具吸引力:中國股市相較於發達市場有顯著的估值折價,使投資者無需為其「流動性期權」支付過高溢價。

潛在風險與投資建議

儘管對中國股市前景樂觀,高盛也提醒投資者應警惕三大風險,這些因素在歷史上曾多次終結資金驅動的牛市:

  • 流動性突然收緊
  • 監管政策突變
  • 宏觀政策效果不及預期

然而,高盛判斷,中國當局主動打壓股市的可能性較低,因為股市對經濟的戰略意義已有所提升。

在投資建議方面,高盛維持「區域內超配中國 H 股及 A 股」,MSCI 中國 12 個月目標 90(+10%),滬深 300 目標 4900(+12%,從 4500 上調),並建議投資者優先關注結構性機會(alpha)而非指數整體收益(beta)。

高盛報告也特別點出幾個投資方向,包括:

  • 主題層面:民營龍頭、高股息股票,以及「反內卷」政策的受惠板塊。
  • 行業層面:超配 TMT/網路、消費服務、保險及材料類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