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國股市仍有上漲空間 逾10兆元資金蓄勢待發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陸媒《界面新聞》報導,高盛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儘管當前中國股市的漲勢主要由散戶資金推動,但市場仍有大量「存量資金」尚未入市,為未來的進一步上漲提供了強勁的動力支撐,高盛尤其看好中小型股的表現。

潛在流入規模逾 10 兆元
高盛報告指出,目前僅有 22% 的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於股票及相關產品上。該行預計中國家庭持有約 55 兆元人民幣的「超額存款」,其中潛在的資金流入規模可能超過 10 兆元人民幣,這凸顯出居民資產配置結構存在巨大的調整空間,股票市場仍具備龐大的資金吸納能力。
已有明確跡象表明,資金正從銀行存款轉向股票等金融資產。例如,中國 2025 年家庭存款月度變化呈現負值,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存款則有所增加。中金公司也觀察到類似的「存款搬家」現象,包括存款活化、定期化趨勢的轉折、股票基金熱度提升以及券商保證金帳戶資金快速增長等。
中金公司根據超額儲蓄等指標估計,居民存款潛在入市資金規模約為 5 兆至 7 兆元人民幣,可能超過過去幾輪股市上漲期間的規模。
華西證券指出,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居民存款向上偏離趨勢線約 50 兆元人民幣,顯示潛在增量資金充裕。
外資持續力挺
高盛數據顯示,A 股連續成為淨買入最多的市場,買入倍數達到 1.1 倍,反映外資對中國股市的持續看好。近期,包括匯豐、花旗、摩根士丹利、瑞銀集團等在內的多家外資大行也紛紛表達了對中國資產的積極看法。野村證券的最新研報更指出,資金正明顯轉向估值更具吸引力的 A 股與 H 股,減持印度股市並增配中國 AH 股已成為新興市場基金的主流策略。
技術指標方面,中國股市的漲勢正在擴散。約 10% 的上證綜指成分股和 8% 的深證成指成分股創下 52 週新高,同時約 90% 的兩市成分股交易價格高於 50 日移動平均線,這不僅顯示出強勁的市場動能,也暗示集中度風險正在消退,投資者對更廣泛板塊的信心逐漸增強。
看多中小盤股前景
高盛特別強調看好中小型股的表現,尤其是中證 1000 和中證 500 等中小盤指數。中證 1000 指數的散戶持股比例高達 61%,而外資持股僅佔 2.5%;中證 500 指數的散戶持股比例為 51%,外資持股為 1.4%。中小盤股具有更高的散戶持股比例、更均衡的行業配置以及對高科技製造業的更大敞口,這些特點使其更能受益於國家戰略政策導向。
例如,中證 1000 指數在科技硬體軟體和醫療保健板塊的權重分別佔 25% 和 12%,而金融、房地產、能源和公用事業等傳統板塊的權重僅約 10%。
- 關稅戰引爆市場重置,「匯」變才是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