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11兆美元的股市讓習近平和川普都頭痛!投資信心不足如何影響經濟與貿易?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中國消費者長期偏向儲蓄而非消費,背後的關鍵在於股市回報疲弱。這一現象不僅影響中國經濟成長,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頭痛,也使美國總統川普在改善中美貿易失衡上面臨挑戰。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國11兆美元的股市讓習近平和川普都頭痛!投資信心不足如何影響經濟與貿易?(圖:Shutterstock)

儘管近期股市出現反彈,但中國主要股指僅回到十年前泡沫破裂後的水準。相較之下,若十年前投資 1 萬美元於美國標普 500 指數,如今已增值超過三倍;同等金額投入中國滬深 300 指數,僅增加約 3,000 美元。


今年中國股市的漲勢限制再次顯現。雖然人工智慧概念帶來一陣樂觀情緒,但滬深 300 指數漲幅不足 7%,落後於美國與歐洲股市。這種投資回報不佳,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解釋了中國高達 35% 的儲蓄率。

長期觀察中國的專家指出,部分原因是結構性的。35 年前,中國交易所創立的初衷,是讓國有企業利用家庭儲蓄建設道路、港口與工廠,而非專注於投資人回報。

結果造成股市供應過剩、上市後公司治理不佳等問題,長期壓制著規模達 11 兆美元的市場。

中國股市使習近平陷入兩難:內需與科技發展

習近平寄望透過內需支撐 5% 的經濟成長目標,尤其在中美關稅戰升溫之際。然而,中國股市長期被視為「融資工具」,服務於國企與新創企業的籌資需求,而非提升投資回報。

這使政府陷入兩難:既需要股市為 AI、半導體、機器人等科技領域提供資金,又要面對投資人信心不足導致消費疲弱的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資深證券專家劉紀鵬直言:「中國資本市場長期是金融家的天堂、投資者的地獄。」

從事資產管理的專家 Chen Long 補充說:「許多普通人進場以為能賺錢,但最後大部分都更窮。」

美國方面同樣受中國股市低迷影響。川普政府希望中國消費者增加對美國商品與服務的需求,以縮小龐大的貿易赤字。但由於中國人偏好儲蓄、消費不足,美國出口難以大幅成長,導致中美貿易失衡持續存在。

中國股市改革進展有限,投資人信心仍待重建

市場專家普遍認為,若沒有股市反彈,就難以快速提振中國家庭的消費與投資信心。蓮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資長 Hao Hong 指出:「除了股市反彈之外,沒有其他快速解方。」

雖然近年中國在規範 IPO、打擊金融詐騙、增加股利分配等方面有所進步,但投資人回報仍不被優先考慮。例如,2024 年滬深 300 公司僅將市值 0.2% 用於回購,遠低於美國標普 500 公司近 2% 的水準。

此外,中國政府近期鼓勵更多科技公司上市,甚至恢復允許虧損企業在科創板與創業板掛牌。雖然這有助於中國在 AI、半導體、機器人等領域與美國競爭,但也顯示融資需求仍優先於投資人保護。

墨爾本 Vantage Markets 分析師 Hebe Chen 表示,在不解決企業信譽核心問題的情況下,快速批准更多公司上市「只會增加數量,而不會恢復投資者的信任」。

百達財富管理首席亞洲策略師陳東強調,中國要真正讓企業創造股東價值,必須徹底改善監管環境,建立正確的制度性激勵,才能恢復投資人信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