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晶片法案資金變股權?川普政府考慮入股英特爾救急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根據《彭博》報導,川普政府正考慮利用晶片法案資金入股陷入困境的英特爾 (INTC-US),該公司原已獲得 79 億美元補助金。消息傳出後英特爾股價大漲。

知情人士透露,政府討論重點是利用晶片法案資金至少部分投資英特爾股權,但強調討論仍在初期階段,可能還有其他選項。目前不清楚這種做法是否會將英特爾現有的部分或全部晶片法案補助轉為股權,或是動用晶片法案的其他資金來源。
英特爾本就是晶片法案最大的受惠者,獲得 79 億美元商業半導體製造補助,以及高達 30 億美元的五角大廈安全飛地計劃資金,還能申請 2022 年法案的 110 億美元貸款額度。
川普會面後啟動談判
知情人士表示,這些構想源於川普本周與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的會談。雖然細節還在敲定,但基本想法是讓美國政府出錢取得股權。不過另一人士提醒,計劃還在變動中,談判也可能無疾而終。
儘管川普先前曾砲轟陳立武早期與中國的關係,將造成領導公司嚴重的利益衝突,但在周一與之會面後,其執行長之位依然穩固。
周五開盤後英特爾股價一度上漲 5.3%。英特爾周四拒絕對相關討論置評,但在聲明中表示公司「全力支持美國總統川普強化美國科技和製造業領導地位的努力」。
政府直接介入
這是川普政府對關鍵產業最新的直接介入。政府已與輝達、超微等晶片公司達成協議,在其對中國市場的銷售中獲得 15% 分成,並在美國鋼鐵 (X-US) 出售給日本競爭對手的交易中取得所謂黃金股。
英特爾構想也呼應國防部上月史無前例的宣布,將對鮮為人知的美國稀土生產商 MP Materials(MP-US) 投資 4 億美元,使五角大廈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持股約 15%。
產業政策新方向
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 Geoffrey Gertz 表示:「過去幾個月,我們看到政府在經濟參與中扮演更積極角色,採取更實際的產業政策。這似乎是美國在這些關鍵領域產業政策的當前方向。」
作為晶片業先驅,英特爾近年表現掙扎,受到市占率流失和技術優勢喪失衝擊。前任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曾將俄亥俄州工廠擴建宣傳為復甦計劃的一部分。但英特爾的財務困境危及該專案。
今年稍早,該廠的建廠延後至 2030 年代,公司 7 月表示將進一步放緩俄亥俄州計劃。自 3 月接任以來,陳立武更專注於整頓英特爾財務狀況。
在川普政府執政下的晶片法案計劃一直在變動。今年稍早,政府官員提出讓晶片生產巨頭台積電 (TSM-US) 作為合資企業營運英特爾工廠的構想,但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強調公司計劃繼續專注自身業務。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