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危機變轉機 分析師推測陳立武下一步向川普爭取這些資源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英特爾 (INTC-US) 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日前遭美國總統川普點名應立即下台,但在他拜會白宮似乎成功扭轉川普看法、留下好印象,投資人正在關注這些對話可能帶來什麼結果。Bernstein 分析師表示,英特爾正努力自救,接下來陳立武可能會向川普爭取資金支持,甚至是「鼓勵客戶增加訂單或直接投資」的方案。

英特爾已暗示,若找不到「重要的外部客戶」並達成客戶里程碑,將停止開發與製造 14A 及後續製程。
MarketWatch 報導,早在川普要求科技巨頭把產線搬回美國以前,英特爾就憑著規模超過 1000 億美元的晶片製造回流美國計畫,在 2023 年 11 月獲得前總統拜登政府「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 補助 78.6 億美元。
但分析師指出,補助需依計畫進展分批發放,而英特爾進展緩慢。
Bernstein 表示,在與川普政府協商過程中,英特爾分拆製造與設計業務的可能性「可能重新被提出」。不過他們認為,只要晶圓代工業務仍處於困境,「分拆仍困難重重」,且政府與客戶都可能因此「損失巨額資金」。
分析師認為,如果晶圓代工能自行扭轉局勢,分拆業務將變得「沒有必要」,而且過早分拆「將是一場災難」。
Bernstein 團隊沒有對川普可能希望從英特爾身上取得什麼條件多做推測。但由於輝達 (Nvidia)(NVDA-US)、超微(AMD-US) 本周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承諾將中國晶片銷售收入 15% 上繳美國政府以換取出口許可後,分析師認為,英特爾若取得川普的「慷慨支持」,恐怕不會是免費的」。
分析師也質疑陳立武是否最終會被要求退出與中國科技公司相關的投資,因為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 Tom Cotton 上周致函英特爾董事長 Frank Yeary,表達對陳立武與中國政府、軍方及企業關聯的疑慮。這可能是川普上周抨擊陳立武「存在嚴重利益衝突」並要求立即下台的導火線。
Wolfe Research 分析師 Chris Caso 表示,由於英特爾希望在投入更多晶片研發與製造之前先看到投資回報,這項新策略可能讓陳立武成為川普政府目標。
Caso 說:「這與美國產業政策希望將先進半導體製造帶回美國的目標背道而馳。」他認為若英特爾在與川普團隊會談後改變策略,股東可能會被迫投入 14A 製程,即使投資回報可能不佳。
儘管英特爾未來走向仍充滿不確定,Bernstein 認為「有一位心情愉快且積極參與的川普總統,總比他在背後對你開槍瞄準來得好」。
英特爾周二 (12 日) 收盤 5.46%,報每股 21.81 美元。
川普周二在 Truth Social 發文表示,與陳立武的會談「非常有趣」,並讚揚這位執行長的「成功崛起是了不起的故事」。川普表示,陳立武將與內閣成員合作,下周將向川普提出建議。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與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也出席這場會議。
陳立武則發布聲明表示,雙方針對「英特爾致力於加強美國科技與製造領導地位,進行坦誠且富建設性的討論」。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