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條例下周上路!香港金管局:8月起無牌即違法 沒牌照全是詐騙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周三 (23 日) 正式宣布,《穩定幣條例》將於 8 月 1 日生效,標誌著香港正式將數位資產納入傳統金融監理體系。這項新法規旨在打擊近期利用穩定幣名目進行的各類詐騙活動,保護投資者權益,同時為數位資產市場建立更健全的監管架構。

根據新法規定,未來在香港發行、推廣或銷售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 (如港幣或美元穩定幣) 的機構,必須持有金管局 (HKMA) 頒發的牌照,否則將被視為違法行為。值得注意的是,監管範圍不僅限於本地發行的穩定幣,還包括向香港居民推廣的海外項目,但證券、NFT、央行數位貨幣及遊戲代幣等暫不在此次監管之列。
余偉文特別指出,許多市民因輕信高息穩定收益承諾而蒙受重大損失,新條例的出台正是為了遏制這類市場亂象。條例生效後,金管局將於下周公布具體發牌細則,並設立 6 個月過渡期。在此期間,無牌機構不得向散戶進行任何形式的宣傳或推廣,違規者將面臨法律制裁。這半年的過渡期被視為市場洗牌的關鍵階段,真正合規且實力雄厚的項目將獲得發展空間,而高風險營運的項目將被逐步淘汰。
金管局對穩定幣發行人設定了嚴格的要求,包括資本實力、資產抵押、資訊安全等多個面向,申請機構必須在香港設立公司或辦事處,實繳資本不低於 2500 萬港元,以證明其抗風險能力。
此外,穩定幣必須全額由現金或政府債券等優質資產抵押,並與發行方其他業務資產完全隔離,確保用戶能隨時以面額贖回。在資訊安全方面,從私鑰儲存到審計日誌,均必須符合嚴格的網路安全標準,以防止外部攻擊和內部舞弊。
法律層面也規定,若發行人破產,用戶對其抵押資產享有直接求償權,為投資者提供最後保障。
金管局此次採取分階段、邀請制的發牌方式,而非開放自由申請。目前已有超過 40 家機構表達申請意向,但首批執照預計僅發放個位數,顯示出監管機構「寧缺毋濫」的審慎態度。這種策略旨在確保首批持牌機構具備強大的合規能力、穩健的資金實力和嚴密的風控體系,為市場樹立標竿後再逐步擴大准入範圍。
近年來,穩定幣市場亂象頻繁,從 UST 爆雷到 FUSD 跑路,再到各類以高息為誘餌的騙局,無不揭示「穩定」二字背後的高風險。香港此次以立法形式介入監管,旨在為長期失控的市場套上「緊箍咒」。未來,無牌穩定幣項目無論包裝如何精美、承諾如何誘人,都將面臨法律與監管的雙重限制。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新規的實施提醒人們需更加警惕高收益承諾背後的風險。在做出投資決策前,請務必核實發行方是否持有合法執照,並深入了解其資金託管和風險控制機制。香港此次立法不僅是對現有問題的回應,更是為數位資產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 上課抽比特幣:現貨交易高手養成班開課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