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22兆!德國政府與商界宣佈史上最大規模投資計畫 拯救連兩年衰退的經濟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外電


德國政府與商界周一 (21 日) 共同發起名為「為德國製造」的大規模投資倡議,承諾到 2028 年在德國投入 6310 億歐元 (約 22 兆台幣) 資金,以提振經濟並增強國家競爭力。該計畫由西門子、德意志銀行等企業發起,目前已獲包括 BMW、福斯、安聯、空中巴士、輝達等在內的 61 家中大型企業及新創公司回應。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22兆!德國政府與商界宣佈史上最大規模投資計畫 為衰退經濟注入活力(圖:Shutterstock)

在與德國總理默茨 (Friedrich Merz) 會晤後,德國商界聯盟宣布未來三年將落實這筆巨額投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新建工廠、研發創新以及基礎設施現代化升級。


默茨在會後的記者會上說,「這是德國近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投資計畫之一」,並強調光靠政府公共資金無法完成這一目標,最大份額必須由私人投資者提供。

此前,德國政府批准數十億美元稅收減免政策,並設立 5000 億歐元基礎建設和氣候基金,但官方坦言仍須私人資本填補缺口。

西門子執行長 Roland Busch 在會議上指出,德國政府必須「減少監管束縛,為企業創造更多自由和創新空間」。他並呼籲加快決策與審批流程,並推動數位化改革以提升效率。

ifo 經濟研究所所長、德國著名經濟學家 Clemens Fuest 評估上述倡議「方向正確」,但指出長期經濟效果取決於投資的可持續性。目前承諾的 6310 億歐元涵蓋資本支出、研發費用及國際投資者註資,包含此前已公佈項目及超過 1000 億歐元新增投資。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執行長 (Julia Braune) 認為,此舉釋放政府與企業合作推動經濟成長的明確訊號。

不過,部分政界和學界人士質疑,若要真正釋放投資潛力,政府必須優先解決結構性改革積弊,包括簡化行政程序、優化投資環境等。

數據顯示,德國經濟已經連兩年負成長,今年春季預測報告將 2025 年成長預期下調至停滯。分析人士指出,基礎建設老化、數位化進程遲緩等長期問題正是拖累經濟的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國際局勢對德國企業信心的影響正在惡化。

近日,德國贏創工業集團執行長 Christian Kullmann 公開批評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危害全球經濟。「美國正從全球貿易參與者轉向『本國優先』,歐洲企業不應依賴歐美關稅協定的不確定性,歐洲必須採取『企業優先』策略,務實增強自身競爭力」。

Kullmann 警告,若美國關稅威脅持續,可能進一步惡化全球經濟衰退風險。

面對歐美關稅爭端升級,德國總理默茨在 7 月 3 日的銀行業會議上呼籲歐盟加速談判進程。「我們需要快速而簡潔的解決方案,而非陷入數月的漫長談判。」

默茨強調,歐美關稅摩擦已經威脅德國汽車、機械製造等支柱產業,必須盡快達成協議以穩定企業預期。

分析師認為,「為德國製造」投資倡議既是對德國國內提振經濟的緊急舉措,也是對沖外部貿易風險的戰略佈局,透過強化本土產業鏈韌性,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為德國經濟尋找新的成長領域。



Empty